想到这里他看向邱健华,眼神里带着询问:“那这件事后来调查清楚了吗?当时为什么没听说有什么结果?”
邱健华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当时的纪委确实对这件事进行了核实,但调查结果说,冯东明妻子戴的那个手镯根本不是什么奢侈品,就是一个普通的玻璃饰品,不值什么钱。”
“玻璃饰品?”
沈青云的脸色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
两百多万的手镯变成了玻璃饰品,这中间的差距也太大了。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心里打起了算盘。
这调查结果也太敷衍了吧?
是真的查清楚了,还是有人在背后做了手脚?
冯东明是张东哲的人,张东哲在市里根基不浅,会不会是他插手了这件事?
沈青云看向邱健华,目光深邃:“健华同志,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他想听听邱健华的想法,毕竟邱健华是纪委书记,对这类事情应该更敏感。
邱健华沉吟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半晌之后才说的:“书记,我也是觉得有点奇怪。我特意查了当时的档案卷宗,发现这个案子是时任市纪委书记打了招呼才进行调查的。而且,按照卷宗里的记录,纪委当时就只是把冯东明的妻子叫去问了一下,她说是玻璃饰品,然后就没再深入调查了,连那个手镯都没亲眼看一看。”
“只是问了一下?”
沈青云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气。
这叫什么调查?
简直是走过场!
他心里更加肯定,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否则时任纪委书记为什么要打招呼?
是受人所托,还是本身就和冯东明有什么牵连?
邱健华看着沈青云的反应,继续说道:“我就是觉得这个调查太不严谨了,完全不符合我们纪委办案的程序。一个价值百万的奢侈品,就凭一句话说是玻璃饰品就了结了,这很难让人信服。所以我怀疑,当年的调查结果可能不真实,这里面说不定有猫腻。”
沈青云点了点头,他已经明白了邱健华的意思。
邱健华既然把这件事拿出来说,肯定是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想重新调查。
他看着邱健华,眼神坚定:“健华同志,你的意思是,打算重启对这件事的调查?”
邱健华迎上沈青云的目光,语气很肯定:“是的,沈书记。我觉得这件事有必要重新查一查,给公众一个交代。如果冯东明真的没问题,那也能还他一个清白。可如果他真的有问题,那也不能让他逍遥法外。”
说到这里,邱健华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顾虑:“不过,书记,冯东明毕竟是云山区的区委书记,而且他是张东哲副书记提拔起来的,在市里也有些关系。我担心重启调查会遇到一些阻力,所以特意来向您请示,听听您的意见。”
沈青云沉默了片刻,心里在快速地权衡着。
张东哲在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上坐了不少年,势力不小,动他提拔的人,肯定会引起他的警觉,甚至可能会遭到他的反对。
但如果因为怕有阻力就放任不管,那党纪国法何在?
自己这个市委书记又怎么向全市人民交代?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邱健华:“健华同志,你的顾虑我能理解。但是,纪委办案,只看事实和证据,不管他是谁提拔的,不管他有什么背景。只要有问题,就必须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沈青云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你想重启调查,我支持你。不过,这件事一定要谨慎,要秘密进行,不要打草惊蛇。现在还不知道背后水有多深,一定要确保证据确凿,不能出任何纰漏。”
邱健华听到沈青云的话,心里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神情:“谢谢沈书记的支持!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绝对不会泄露消息,一定会把事情查清楚。”
沈青云点了点头:“好。需要什么配合,尽管开口,市委全力支持你。另外,要注意保护好办案人员的安全,别让他们受到干扰和威胁。”
他知道,查这种有背景的案子,风险不小,必须考虑周全。
“我明白,沈书记。”
邱健华郑重地回答。
沈青云看着邱健华,又叮嘱道:“还有,在调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牵扯到其他人员,不管职位高低,都要一并查下去。我们要的是彻底查清问题,而不是只处理一个冯东明就了事。”
邱健华重重地点头:“是,沈书记,我记住了。”
两人又聊了一些关于调查的具体细节,比如从哪里入手,如何寻找当年的知情人等等。
沈青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邱健华都认真地记了下来。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开始西斜,办公室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
邱健华站起身,认真的说道:“书记,那我就不打扰您了,我这就回去安排调查的事情。”
沈青云也站起身,跟邱健华握手,严肃的说道:“好,去吧。有什么进展,随时向我汇报。”
他相信邱健华能够把这件事办好,邱健华刚来没多久,和张东哲没什么牵扯,相对来说更能公正地处理这件事。
看着邱健华离开的背影,沈青云的眼神又变得深沉起来。
冯东明的案子只是一个开始,他隐隐觉得,这背后可能还牵扯出更多的问题,甚至可能和张东哲有关。
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作为市委书记,他有责任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还华阳市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城市,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都要把这件事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