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兰稍作思考后,轻声说道:
“皇上,诸位大臣们的初衷也是出于一片忠心,只是被八阿哥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罢了,若是在此时此刻对他们严加惩处,恐怕会让大臣们感到心寒,从而影响到朝廷的稳定,依臣妾之见,倒不如先将这些折子暂且搁置一旁,待到日后再寻得一个恰当的时机,让大臣们能够认清胤禩的真实面目。”
康熙听闻此言,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他的眼中流露出对年世兰的赞赏之意,说道:“你所提出的这个方法甚为妥当,如此一来,既给了大臣们一个台阶下,又能够让胤禩有所收敛。”
年世兰见状,赶忙盈盈下拜,娇声说道:“皇上圣明,定能将此事处理得妥妥当当,臣妾只求皇上能够龙体安康,万事顺遂。”
康熙心情愉悦,微笑着拉起年世兰的手,柔声说道:
“有你在朕的身旁宽慰,朕的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沉默片刻后,康熙忽然又开口道:“对了,还有一件事情要告知于你,你的母族本是汉军镶黄旗,如今朕有意将你抬旗,让你归入满军镶黄旗。”
年世兰闻言,心中不禁一喜,但她并未表露出来,而是赶忙跪地谢恩,说道:
“皇上的隆恩浩荡,臣妾实在是感激涕零,今后只能多多陪伴在皇上的身侧,不负皇上的厚爱。”
康熙扶起年世兰,嘴角含笑,轻声说道:“朕其实早就有心想给你抬旗,只是担心此举会引起外界的诸多议论,所以才一直拖延至今。”
年世兰闻言,美眸中流露出欢喜和感激之情,她盈盈福身,柔声回应道:
“皇上对臣妾如此宠爱有加,臣妾实在无以为报,从今往后,臣妾唯有日夜陪伴在皇上身旁,方能略尽绵薄之力,以报答皇上的隆恩厚泽。”
康熙凝视着年世兰那娇柔妩媚的模样,只觉得心情愈发愉悦畅快。
年世兰回到翊坤宫后,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身边的宫女太监们。
众人闻听此言,皆喜出望外,纷纷跪地叩头,齐声恭贺道:“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一时间,殿内颂词如潮,不绝于耳。
年世兰端坐在主位上,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但她的内心却并未像表面那般平静。
她暗自思忖着未来的日子,要如何应对那些她想要整治的人。
在她的计划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胤禛、宜修以及德妃。
如今德妃已形同被打入冷宫,无需再费太多心思。
而剩下的胤禛和宜修,才是她真正需要对付的目标。
事实上,对于这两人,年世兰早已暗中布局多时,只待时机成熟。
————————————————
自从康熙二十年平定了三藩之乱后,天下局势逐渐稳定,康熙为了加强与蒙古各部的联系,并展示清朝的国力和军威,便定下了每年八月份到木兰围场进行狩猎的传统,这一活动被称为“木兰秋狝”。
时光荏苒,今年的木兰秋狝又如约而至。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一个特别的参与者——年幼的胤福。
由于他年纪尚小,之前的木兰秋狝都未能亲身参与,而这次则是他首次踏上这片广袤的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