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_第一百六十六章 旅游业(2 / 2)_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一百六十六章 旅游业(2 / 2)

这个时候就看经过交通线路,资源等方面的天赋了,而途经阿鲁沙的交通线路虽然很多,但都是一些支线铁路,而不是干线铁路。

同时,东非经济主轴是东西走向,也就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区域的贸易,产业更容易聚集,而阿鲁沙的交通更偏向于南北走向,在东非赤道以北这个劣势就更明显。

赤道以南的区域,因为东非煤炭等资源,集中在最南端的南非高原等地区,所以南北之间的货运反而比较可观,就像巴登省的煤矿输送到波西米亚工业区。

而阿鲁沙附近基本没有多少重要的自然资源,经济辐射范围内的工农业在东非全国也只能排在中游。

卡西接着说道:“基苏木也不是省会,但是它能成为普鲁士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并且超越内罗毕,这就说明了政治不完全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全部因素。”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阿鲁沙在各项条件上和内罗毕之间的差距,而不绝对是省会头衔这个问题所决定的。”

“至于全国其他城市,他们能超过内罗毕,阿鲁沙这种帝国老牌城市,把我们城市的经济排名拉下马,这也是正常现象。”

“别的不说,那些沿海的城市,光是海运这一点,就绝对不是我们可以相比的,而我们阿鲁沙作为普鲁士省第三大城市,实际上连一些沿海的中小城市经济都很难超越。”

“不过,好在东非的沿海城市数量不多,否则阿鲁沙等内陆中小城市,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东非本土虽然挨着印度洋和大西洋两大洋,但是海岸线平直,缺乏优良港口这个问题,始终伴随着东非。

这使得东非只能把精力集中于现有港口改造和扩张上,换句话说,数量不够,就通过提升港口的质量,从而规避东非海岸线的劣势。

效果也十分显著,像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市,卡宾达,罗安达,贝拉,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沿海大城市,东非就高达五座。

而美国只有三座,分别是纽约,费城和洛杉矶,美国的海岸线状况可比东非好上一大截,优良港口众多。

不过,在中小型港口城市数量上,东非就比美国逊色的多了。

这种情况也给东非内陆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不过放在国际竞争中,其他国家优良港口越多,显然经济竞争力就越强,反而给东非带来了劣势。

这也是东非政府为什么下大力气也要开通赞比西河航运的原因之一。

一片肥沃的土地,哪怕当下没有利用开发,未来也能开发成良田,而一个优良的港口,现在发展不起来,未来说不定就能成为经济发达的区域,因为它们的天然禀赋放在那里。

这一点就像如今的远东帝国一样,远东帝国那种条件,就注定了他一旦解决内部问题,在经济上就很容易腾飞。

东非政府的许多工程都是为了解决东非自然条件上的先天不足,而这也是东非经济在20世纪初腾飞的根源。

卡西也说道:“阿鲁沙市经济,要看政府的眼光和能力,还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扬长避短,这样阿鲁沙市不说成为东非经济的中流砥柱,也不至于拖全国后腿。”

勒韦尔问道:“那你认为我们阿鲁沙应该怎么发展?”

卡西说道:“工农业就不多说了,阿鲁沙的上限放在这里,我比较看好第三产业,因为阿鲁沙的旅游业资源十分丰富,其他不说,眼前的乞力马扎罗山,如果能利用好,就能带动不少产业的发展。”

阿鲁沙就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而乞力马扎罗山作为非洲第一高峰,本身知名度很高,同时它的自然景观,在东非也是稀罕物。

尤其是乞力马扎罗山顶的雪盖,东非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常年都见不到雪,所以雪景对东非人的吸引力不弱,以至于每年有不少人跑到东非最南边的奥兰治省观雪。

卡西接着说道:“除了乞力马扎罗山这个天然景观财富以外,我们阿鲁沙周边还有宝石湖,塞伦盖蒂草原,各种火山,东非裂谷等等。”

所谓的宝石湖,就是前世坦桑尼亚的曼雅拉湖,这片湖泊在东非大裂谷的底部,但实际上,东非大裂谷十分庞大,身临其境的人很难察觉到这条地球疤痕。

卡西说道:“阿鲁沙的自然景观壮丽多样,生态优越,气候优异,这都是旅游业发展的绝佳条件,如果能把这里打造成世界知名的避暑胜地和观光地,还是很有前途的。”

到非洲避暑,这并非玩笑,至少东非内陆许多地区的气候就广受国际好评。

这些年来,因为东非经济的发展,有许多外国政客,外交官,商人,游客,冒险家来到东非,并且打破了他们对东非的刻板印象。

就比如东非首都莱茵市,许多欧美外交人员都对其环境和气候赞不绝口,尤其是苏联外交人员。

也就是这个时代,苏联不流行出国旅游,否则的话,东非肯定能吸引大批苏联游客。

勒韦尔对卡西的这种想法,不以为然:“旅游业怎么可能比的过工业,所以,我认为阿鲁沙还是多发展工业,才更有前途。”

无怪乎勒韦尔这么说,毕竟这不是21世纪,而是二十世纪前期,世界上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就算欧洲,也有大量底层民众为生计问题忙碌奔波,所以,勒韦尔认为旅游业并不是一个有前途的产业。

当然,这也是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的想法。

不过,东非政府对于这个产业,倒是比较重视,近些年来,东非政府一直在海外大力宣传东非的自然风光还有各种天然奇景。

现代旅游业的雏形在东非已经出现,只不过,效果还不明显。

相对于东非的自然风光,实际上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东非,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东非的城市和工业建设。

尤其是对那些落后国家和地区,东非城市和工业的吸引力格外强烈,这也使得东非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上学习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