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英夹了一口菜,“对,前几天就开门了,每个区设一个,方便外国人和华侨买粮食,以前总得跑到服务部,确实挺繁琐的。”
王小东微微颔首,在一旁嘟囔:“他们真是享福,战乱时跑了,现在安宁了又回来,有钱就能随便买粮食吃。”
张美英低声回道:“话不能这么说,要是不对他们好点儿,人家扭头不就又走了?”
“不一定,思嫒提过,现在很多国家不让我们的人呆了,否则这几年哪会有那么多人回国。”
对于王小东提到的海外排华情况,王小北心知肚明。
柯秋露她爸就是在那阵子出的事,至今音讯全无,多半是凶多吉少。
但是,他心里正思索着另一件事。
大院里的人一个个面黄肌瘦,唯独自家个个气色红润。
这明眼人都能瞧出不对劲。
早先还可以说是因为大伯接济,加上他偶尔搞些野味,勉强能糊弄过去。
可现在粮食定量大幅度削减,几乎没几户人家能不受影响。
就连大伯,吃的也是正常定量。
比他们家的还少。
王小东刚说华侨专用粮店时,王小北猛地记起空间里还囤着一堆侨汇券和副食品券呢。
那时候买玉,他只用了侨汇券,其他压根儿没动过。
即便陆茵,他也基本没给过。
他每次给安爷送礼,都会让安爷顺带给陆茵带一份,所以那边根本不需要这些券。
“奶奶的!”
猛然间,王小北爆了一句粗口。
“你干嘛?”
张美英一脸疑惑。
众人也都一脸惊讶。
王小北摆摆头:“哎,没啥,那些家伙日子过得太滋润了。”
说完,他就沉默了。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点偏了。
他虽不能让人长胖,但他有的是法子让大伙儿健健康康,面色红润。
不用什么副食品券。
而是空间井水。
就凭他的手段,每家每户的热水瓶里加点井水,不就齐活了吗?
何必要搞那么复杂?
别的不说,就拿季珊来说,虽说没给她多少粮食,但人家身体倍儿棒。
有些地方还二次发育了。
每月也不再痛经。
到时候,全大院的人精神抖擞,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当然,这样顶多改善健康,肚子饿的问题还是没法根治。
饿了自然还得找食吃。
好在有刘藤在酱油厂,时不时能顺点黄豆渣回来。
别的院子浮肿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虽不算太严重。
可他们院子,还真就没见几个水肿的。
院子里的人不明所以,可他清楚是蛋白质的功劳。
大家听了解释,也没多琢磨,接着边吃边聊。
王小北也从爱八卦的张美英那儿听到了不少院里的新鲜事儿。
“程浩宇家婆媳俩,为了吃的事儿拌起嘴来。”
“雷大爷的二儿媳跑来诉苦,说孩子在这都饿瘦了,雷大妈一听,急得直哭。”
“后院周寡妇为个窝窝头,把二闺女小秀给打了。”
……
说到底,很多纷争都是源于食物。
以往,日子还算过得去,这些问题还不算突出。
但随着日复一日的拮据,家庭里的各种矛盾就愈发明显。
特别是像程家这样,媳妇,婆婆一块闲在家,问题就更是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