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春节时候城里按人头发点,平日里哪有那个口福。
谁会不喜欢呢?
当然是多多益善啦。
王小北无奈地摆手:“价格高不说,还没个准数,想买还买不着,你还会整天挂心上吗?”
“那当然不会。”
“这就对了嘛。急着要的主顾,你想起来了吗?”
曹子昂琢磨了会儿。
买不到,又急不可耐的。
忽然他恍然大悟:“小凌哥,你说的是要办喜事的人家?”
“嗯,八九不离十。你们不用满电影院转悠,问来问去的,费时费力还风险大。我的意思是,那些要结婚的人家,绝对有需求,一猜一个准,区别只在于量多量少。”
这念头还是今天看见王小东置办家具时闪现的。
连张美英也总念叨,得准备些瓜子,给王小东结婚时用。
曹子昂一听,眼睛登时一亮。
“嘿,还真是,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
这年头,哪家娶亲不图个吉祥,早生贵子的好意头可是流传久远。
红枣、花生瓜子,哪怕是实在不宽裕,也得想办法弄点儿撒在床上应应景。
要是能拿出花生瓜子待客,那不是更光彩?
一桩婚事,再怎么节省,也得备个几斤吧。
王小北笑笑:“想到了吧?关键是这类顾客有个特点,不用像在电影院那样,一个个拦着问。你直接去家具店附近转转,看谁盯着床啊衣柜的,基本上就是目标客户了。”
接着,他又细细分析起来。
不过,愿意花钱换新床的人确实存在,但这部分人并不多。
而且,你要是向他们推销点什么,他们多半也会乐意买些,只是出手没那么大方。
这是个不错的点。
再有,这类顾客大多做的是单次交易。
这样一来,麻烦事儿就少了。
毕竟在卖家占优势的情况下,城里每天那么多新人成婚,根本不愁没生意。
曹子昂听完,眼睛突然一亮:“这主意真不错,电影院那边人来人往的,流量太大。”
“对,我正是这个意思。”
哪怕是再拮据的人,也不可能亏了结婚。
卖给即将结婚的家庭,或许一次交易就够了。
可在电影院那边,你可能得找上20个人才能卖出同样数量的东西。
更不用说,很多人还舍不得买,你可能得找到40多个人,才凑够那20个潜在买家。
这样的方式,虽说不能百分之一百保险,但风险已经降低了太多太多。
哪怕一天只成功找到一两个,也好过连续蹲守好几天的成果。
曹子昂笑着颔首:“好,我晚点跟他们商量商量。”
“行,你自己拿主意,但记住,安全第一,宁可卖得慢些,也不能出风险。你们身后跟着那么多人,万一出事了,你怎么跟他们的家人交代?”
就算是师兄弟之间,这责任也担不起啊。
更何况,他们年纪都还小。
选择稳妥的路子,慢慢来才是正道。
听到这话,曹子昂神情变得严肃,颔首应道:“嗯,我明白了。”
王小北也就没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