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弄好啦?”张美英随口一问。
王家和微微颔首,“嗯,你们接着聊,我们先走了,另外,你记得抽空把东西置办齐了。”
自是关于婚礼的各项筹备。
结婚可不是添几件家具就能了事儿的。
无论何时,结婚都是桩天大的事。
“成,我记住了。”
张美英颔首,转而面向周寡妇她们,“你们慢慢说,我先回家了。”
周寡妇她们一听,笑得眼睛眯成缝,“得嘞,你忙你的去。我们几个再扯扯家常,别忘了咱们说的事儿啊。”
“放心吧,我待会儿就去店里瞅瞅。”
张美英满脸笑意地打了声招呼,转身离开。
回到家,王小北见张美英要出门,不禁好奇问道:“妈,你干啥去?怎么又要往店里跑?”
“店里今天新到一批红薯,打算明天卖,我去看看,给咱院里人预留点儿。”
王小北这才恍然大悟。
早些年,在城里红薯算不上主食。
也就农村生产队按量种点,权当补充粮食了。
毕竟城里人主要吃的是粮食,买红薯的并不多。
因此,北平城红薯大多出自郊区,外加少量周边城市的供应。
北平城的红薯差不多要到10月份才上市,这时候能有红薯运来,那肯定是从南方远道而来的。
如今,红薯也成了紧俏货。
每斤粮票能换3斤新鲜红薯。
即便这样,消息不灵或手脚慢的,都抢不到。
因为红薯数量有限,还是按照以往蔬菜的供应量来。
一到货就被抢购一空。
张美英在副食品店工作,现在又兼卖粮食,自然得为院里人谋点实惠。
“好了,不跟你们啰嗦了,我去看看就回来。”
尽管家里粮食充足,但大院里的邻居们可没那么宽裕。
能搭把手的时候,当然要伸伸手。
张美英说着便转身离开。
王家和回屋取了包烟,随即和院子里的大伙儿闲聊。
王小东收拾妥当,捯饬了一番,声称有事,也匆匆出门了。
王梅笑眯眯地说道:“找媳妇就找媳妇呗,还非得找个借口。”
王小北也跟着乐了。
这时,他注意到小西一直盯着自己,不由好奇道:“你干啥呢?怎么老看我?”
“三哥,传授我点功夫呗。”
王小北无奈地撇了撇嘴。
见小西一脸期盼,他淡淡道:“好,我当初练功,先扎了三十天的马步,你要是能坚持十分钟,我就教你。”
“真的?你可不许反悔。”
小西一听,乐开了花。
“哪次骗过你了?”
王小北随口一说,自顾自喝起了凉开水。
“那我马上扎给你看。”
说完,小西模仿起扎马步的样子来。
王小北扫了一眼,用脚轻轻踢了踢:“脚尖要朝前,别往外撇,膝盖往外撑开,别超过脚尖,腿部要与地面平行,屁股往里收,别撅着……”
他纠正了小西的姿势,变得更标准。
随后坐下,正色道:“想学没问题,可有件事得说清楚,你别在外面给我惹是生非,否则回来我可饶不了你。”
别的孩子现在想学也难,体力跟不上。
但小西不同。
既然他有兴趣,教教也没事,学点基本的拳脚防身,往后少吃点亏也是好的。
能不能坚持下去,就看他自己的了。
坚持不住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