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狐狸困困)_第548章不能余一粟,不反奈若何(2 / 2)_自始至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548章不能余一粟,不反奈若何(2 / 2)

自始至终 狐狸困困 2367 字 1天前

真是死不足惜的祸害!

但此刻坐在上面的姬清珞则是面无表情,眼神之中还带着几分欣赏。

因为陈怀信做的越好,便意味着自己没有看错人。

推演终归是推演。

之所以会展现在这里,就是为了要给自己一个改正的机会。

先前心中有所不愿,但如今也已看得清楚。

之所以会有接二连三的推演,出现就是为了阻止接下来要发生的事,这也是承国国运的一部分,自己绝不可以抵触的心态从中挑刺。

相反!

一定要在这其中找寻机会去改正。

只要计划周全,那么到最后承国的弊病也可根除,届时定然可以避免亡覆之灾。

就像不久之前自己专程派遣霍龙广他们前赴岭南道除恶,将一些隐患提前消除,也算是对日后的保障了。

“各位臣工。”

“推演既然到此,那就定有其原因,既然承国国运绑定在此,我等也无需抗拒。”

此话一出,在场官员无不应声。

他们只是立场不同,并不代表傻。

姬清珞这番话就是给他们台阶下,谁要是敢对着推演说三道四,那就等死吧。

而且经过前两次推演之后,这些世家的口碑已经臭到了极致,要是再不想办法修补,恐怕皇帝就要对朝堂之上的这些人开刀了。

他们未来的命数难堪,有一部分是被陈怀信造反成功之后当街砍了,有一部分则是在后来的清剿过程当中被一并消灭了。

这也让他们对于这个人充满了忌惮。

但此刻,只要还身在这皇殿之上,就必须要遵守于姬清珞的安排。

只是他们暗中已经快要疯了。

因为关于陈怀信的下落,目前没有半点线索。

“怎么回事?”

“难不成真的能飞到天上去了?长安城就这么大,找了这么长时间,一点音讯都没。”

“真是岂有此理!”

“唉,继续找吧,外面找不到就去那些达官显贵的府中找,这些六部大官说不定就有窝藏的可能性,实在不行就只能往皇宫大内找了,唉,祸不单行啊。”

他们私下议论着此事,言语当中尽是无奈。

此刻也只能把怀疑的矛头放在姬长兮他们身上了。

作为当今圣上的侄女,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要庇护着陈怀信这一特殊的变数,所以看在皇女的面子上,那些个保皇党的官员们肯定会暗中提供帮助。

这样一来对方就会被顺理成章安排在暗中。

虽然世家的权力很大,并且具有足够的威望。

甚至在长安城当中,实际话语权和威慑力还要高于皇权,但真正不服他们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当今宰相王千禾。

老太傅郭宝义。

还有六部尚书。

他们的心中还是敬畏皇权并且选择效忠于姬清珞的,这样的心态无法改变。

这也注定会对搜捕陈怀信的工作造成了巨大困扰。

……

域外,帕提亚帝国。

“好啊,乱起来好啊。”

“哈哈哈哈,就是要闹到大乱才好。”

“看来这承国也撑不了多久了,能够被一个如此普通出生的普通百姓闹得鸡犬不宁,甚至还搞出了要造反的势头,真是国家不幸,帝王蒙尘呐。”

帕提亚王国当中的大官还有负责外交的大臣在此刻看着天上的推演,都十分兴奋。

他们自然能够看出来,这是一个王朝要内乱的开始。

毕竟陈怀信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用各种伎俩将人教扩大,并且以教派为名笼络人心,甚至拥有了足以对抗一方官权的财力和人力,这就足以证明他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而偏偏这样的祸根就出在了东方这座庞大的王朝之中。

对于他们而言,肯定是好事!

一切潜在威胁日后都是敌人,但如果敌人出现了巨大的隐患,那就是好事一桩了。

帕提亚国王一脸严肃。

“嗯,确实如此。”

“这样的机会可一定要把握住啊。”

“我们帕提亚和这东方的帝国之间没有过往的瓜葛,也没有什么仇怨,但若是等到日后他们需要援助的时候,我们可以出兵介入。”

“哈哈哈哈,数不尽的好处啊。”

就在此时,一个面色严肃的大臣站了出来。

“国王陛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

“罗马帝国不久之前派出了使臣前往承国,据说还是派遣国书传信的事。”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都愣了一下。

“国书?”

“这可不是小事。”

国王起身来到桌旁,端起了一杯美酒,眼神之中多了几分的锋芒。

“要知道通常情况下,两国如果没有特殊的往来或是国事要求,国书是不会出现的,就算派去使臣也只是普通的送礼和问候罢了,看来罗马对这块肥肉有想法呀。”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场几位大臣有些坐不住了。

在他们看来,罗马和他们同属于一个阵营的域外帝国,尤其是对于承国而言。

各自偏居一处,也算安稳。

但是真正论军事实力,罗马还是更加强大的。

不仅拥有着很多附庸国,而且还占据着天主教教廷这一个特殊的存在。

仅是一个教廷就能够对天下教众发号施令。

他们也同样不例外。

所以这样一个帝国在这种关键时刻往承国派遣了国书,肯定有特殊的想法。

“后来呢,那个使臣怎么样了?”

“谈论了什么尚且不知,但是对方在去的当日晚上便带着其他人离开了,好像连同送到承国的礼物也一并原路带回。”

听着外交大臣所言,国王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可以放心了。”

“这是碰了一鼻子灰啊。”

以自己对罗马帝国的了解,那些教皇可是高傲的人物,绝对不会在这种时候提出要建交或是联合的想法。

所以很大概率这份国书的目的是要介入到承国的内政。

而如果这件事真的谈成了事,势必然会被当成是重点的贵宾留下来款待。

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那特使当晚便灰溜溜的离去就足以证明没谈拢,而且还遭到了恶意对待。

看来这承国也是颇具锋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