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就说到儿子的腿受伤,反而让儿子有了更多的体验。因为脚受伤,他就不可能跑很快。比如他投篮,由于一个脚不能使劲儿,就单脚投篮,他突然发现单脚反而让他的命中率变高;再有他去打飞盘,他无法像之前那么拼命,他根本跑不快,于是反而让他体会到了其他能够协助他运动的一些方式方法。(看来受伤是件好事,看来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完全是坏事呢,老妈越来越相信凡事都是双刃剑。)
所以这个孩子的身体姿态,尤其是跑步,整个人就是非常的用力,整个身体的肌肉都很紧张,而这恰恰阻挡了他运动水平的提高。因为最好的方式是在紧张和松弛之间的平衡,要学会在其中切换。而儿子容易在两个极端,于是CW老师也曾经和他聊过这个问题。
然后说到儿子,对于热爱运动的同伴有天然的亲近感,即使水平不高也没有关系。但是,当队友不够努力,他就会有情绪。这一部分,当他越来越长大,他对队友的接纳度就越来越高了。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儿子开始对输赢的极其在乎,以及到后来心胸开阔了。可能这个变化发生在他做了队长之后,甚至有了女友之后,都促进了这个孩子的成熟。
而这个孩子,做任何事都需要有意义感。就像此次做的毕业项目,当提到“中国足球”时,就有了更多的责任感。
然后,接着说敏感的部分,这个孩子对于周围的人都想要照顾到,他对周遭的敏感会比其他孩子更甚,虽然当前时代都让孩子们比之前的时代更敏感,但儿子属于更加敏感的。所以,他对环境本能的开放和敏感,会让他接受到环境的压力,所以会让他很辛苦。这里,CW老师还专门说到“敏感”是孩子的天赋。而孩子自己也会有意无意地与别人拉开环境,他更多时候喜欢一个人独自。
(这里,老妈感觉到对这个孩子的敏感有了认识,之前没有想到过,但是又感觉到确实是这样的,并且心里有点微微的心疼,因为他敏感,接受环境所有的一切,又想大家都好,而又不可能都好,所以他会很辛苦,这只能靠他自己去面对和穿越了。)
接着,老妈谈到从前青春期到高中,儿子都不愿意父母出现在他的身边,总是让我们离得远远的,说这个孩子很要面子。CW老师给了我们另一个角度和视角,也许这个孩子认为“你们代表的是我啊”,于是把对自己的高标准,自己达不到的标准放在了家长身上。是不是他还分不清爸爸妈妈和他的界限呢?(这是一个新的角度,感谢老师提出来,也许以后可以再观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如果是这样的话,CW老师提到,什么时候,孩子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不会有压力的时候,而父母也不再是镜子的时候,这个孩子就更加强大了。
当老妈谈到这次的毕业项目,感觉父母没有做什么,因为孩子也没有让父母做什么的机会。CW老师提到,其实父母只要在那里就好,也许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做。最后谈到允许儿子去厦门看球,就是对他的支持了,其实他自己都很有想法的。
然后,我们又深入讲到这次的毕业项目,就是从“我想做什么”到“我能做什么”的过程,孩子在过程中越来越清晰他想要表达什么,他能表达什么。这一次就是最真实的表达,也是CW老师愿意看到的。即使那个PPT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多修改,但孩子说他觉得可以了,老师就同意,因为这就是他的状态的真实的体现。
其实,最开始,老爸担心项目太大,把他的意见发给了老妈,也发给了CW老师。而CW老师从他对爸爸焦虑的理解,从孩子的需要出发给了老妈很好的建议,最后还是没有打扰到孩子,让他自己去经历了这个从庞大的目标到最后聚焦到自己的项目到底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一过程。(老妈不得不说,这个经历简直太值得了!)在项目中,就是从“中国足球怎么办?”到“作为球迷,你能做什么”的转变。
这里,CW老师还谈到了在项目前期重点放在思路上,给出的反馈和建议都是比较谨慎的,放开来让孩子探索;而真正对于PPT的建议,如何演讲的建议都是在后面才说的,其实就是演讲前一周,才从细节上对儿子提出修改建议,比如PPT如何制作,某些页面如何制作,像采访球迷的那一页,就建议他把所有采访的照片铺满整个页面;还对儿子演讲时的语速做了要求,没有很多,只是要求他慢一点;另外就是让他分清楚,哪些内容是简单讲一句带过就好,哪些是需要详细讲的;还提到,不是PPT上放的都是字,照着念,而是通过语言说出来,反而PPT上的字不多……
最后,儿子自己又去找很多老师来听他试讲,给他提意见,终于最后呈现得非常好的结果。
(其实老妈听到老师谈到的整个过程觉得挺感动的,老师真的是很有经验,并且给予了儿子很多的空间去探索整个过程,才让这个毕业项目达到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和经历,相信儿子收获颇多,而且最后必然极大地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
回顾了整个过程,我从老师那里真的又多看到了儿子更多的面向,感谢他的个体导师给了孩子这么多的支持和帮助!感谢老师耐心和细心的陪伴!感谢老师恰如其分的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成长过程有您的参与,简直是孩子的福气!非常感恩!
【2025年6月17日专访文史老师SS】
说到儿子的变化,提到的是行动和目标的匹配度越来越高了,知和行的差距缩小了。
还提到,在毕业项目过程中,专门让SS老师给他的静态展示提意见,SS老师提了,结果孩子改变得比SS老师提出来的还要好。并且老师说,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采纳了,采纳了一部分,但是重点是有回应。事后还让老师去看一看,改得怎么样。
SS老师称之为“向上社交”,她说这个孩子的这部分特别好,不是每个孩子能够达到这样的好习惯的,还问是不是过去家庭里有要求。老妈想了想,觉得没有啥。
所以SS老师说这孩子将来必定有很多人帮助他的。
还说,孩子比原来靠谱了很多,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另外,这个孩子情感很充沛,而且很细腻,他用情很深,估计和他女友的分手,他需要几年才能真正地走出来。他像个小太阳,温暖。还有,他希望大家都好,就是不想让别人不舒服。
还有就是SS老师注意到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当选择高考时,他确实在学习,但是感觉非常紧,并且在A课堂上做B作业,在B课堂上做C作业,而作业好像也没做,所以到处乱做,什么也没有学到;而当这学期选择出国方向时,他一下放松了很多,于是有经历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所以这个孩子一旦有压力,就会变形,就会应付。只有放松下来,一些他拥有的品质才能得以展现和释放。
尤其谈到文史课,SS老师还说以为这小子对语文没有兴趣,但是上了一些课之后,发现这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而且写的诗歌,全班同学鼓掌呢!
其他的关于孩子的就没有什么了,是关于高中课程的。
其实这次和SS面谈比较失望的,因为过往SS老师有很多看见分享给老妈,所以老妈想从她那里看到更多对孩子的看见,结果呢,很明显她关注的不多,也许是现在低年级的孩子太多了,她已经不太能够关注到儿子吧,不过还是很感谢这位老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还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上面的CW老师和老妈沟通起来很顺畅,一共4.5小时,当然不单单是谈论儿子,还有小部分是谈到个人成长;这里的SS老师,也不仅仅谈儿子,还谈了老妈感兴趣的高中的课程如何支持孩子的问题,以及班级里上次的讲座风波中看到孩子的反应是怎样的,也只谈了1小时。而CW老师选择的地方是老师办公室外面的围起来的一块半开放的区域,他说办公室太冷;而SS老师来时,老妈建议就在同一个地方,而SS老师非要在里面,虽然没有开空调,但是显然空间局促了很多。而且一个发现是SS老师戴了一副比原来的眼镜框大的多的眼镜,而且框的颜色也深了很多。(不知道为什么,老妈觉得能感受到也许这位老师比原来更加地紧缩了一些,只是猜测,不判断。)
【2025年6月18日专访班导师XM】
XM老师说到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些好的品质仍然一直保持。
当老妈问到是哪些品质时,老师说他的笑容,他的亲和力。
然后讲了一些,主要是讲到了孩子有真正热爱的东西,能够感染到别人。
还说到刚开始他对孩子也有“偏见”,觉得运动好不像英语好那么吸引人,但是他逐渐发现孩子不单单喜欢运动,而且会去思考运动本身,以及背后的东西。
而“热爱”便是孩子的财富,“热爱”+“行动力”将是这个孩子最大的优势。
另外,XM老师说了几个“看见”:
一个是在这次毕业项目与很多人沟通的初始,儿子也很恐惧,怕被别人拒绝,但后来慢慢地,他就发现没有什么,随着他对很多人的采访他终于能够克服这方面的恐惧了。最难的是开始,本来他也不知道和别人怎么沟通的,后来被时间给逼的,因为他不开口,别人明天就走了,于是就硬着头皮上,结果却打开了自己主动沟通的大门。
另一个是沟通过程中,儿子也发现,只要真诚待人,也能收获真诚,所以他感受到了“将心比心”。
还有就是其实不光是儿子,还有很多孩子,都是在十年级左右会有社交困难或者是障碍。九年级刚来,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客气着;十年级都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也就撕开了;十一年级能达到一个和谐;十二年级因为孩子们共同的内容(都要做毕业项目,一起排练毕业戏剧,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一起做),再加上知道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比较珍惜,于是就进入了空前的融合。
还说到这个孩子温暖、善良、没有心计。
最后谈到最开始觉得这个孩子没有思考力,或者说他的思考力有他独特的方式。而后又谈到他的思考容易和他的情感混合在一起,甚至他的情感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思考力,所以他很难把一个东西条理化,常常思路跳来跳去,逻辑性不够,思路不清晰,思考的聚焦力和思考的颗粒度(老师解释说是分层思考不够)都不够,也说到是冷静的思考不够,老师建议之后专门做一些这样的练习。在毕业项目演讲中,就是改了很多遍稿子,最后依靠稿子才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老妈倒是听了,感受到这个孩子的整体把握性不错,不容易陷入细节,技术上虽不精,但只要练习起来就能练出来的,倒是前者更为可贵。老妈觉得儿子真棒!)
其实这次和XM老师面谈也是比较失望的,因为之前面谈过几次,看到XM老师对孩子还是有些观察的,但是从这次面谈,可以看到只有很少的部分,而且也不深入内心。这也是很正常的,有个别特别棒的老师就很好了!
还有就是感觉到老师一开始也和传统家长一样,比较看重学术类课程,但后来恰恰是儿子的毕业项目改变了他的想法,所以当老妈说到孩子是通过运动展现他的特点时,老师也有共鸣。
另外,当老妈分享自己随着孩子的成长时,明显感受到老师不感兴趣。
整个面谈的感受就是:老师那里没有太多的看见。
【2025年6月26日专访LW老师】
LW老师是孩子的高中很重要的几门课的老师,老妈当年当老师时,LW老师是指导老师呢!好不容易今天约上了LW老师。一上来,LW老师就说到看到老妈的变化,说得是极其的准确,他虽然和老妈没有接触太多,但是他却准确地感知到了变化。想来,LW老师也是在家长群里的,最近发生的事情老妈发声比较多,估计LW老师能一窥一二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直接切入正题,关于这个孩子的部分:
从横向说——他是一个意志主导型的孩子,就是善于用身体学习,用行动学习的人,也可以说是大地性的孩子,他是从身体先做,再上升到头脑(在中国文化中称为诚则明,反过来是明则诚,就是从大脑到身体。)
他非常容易被接纳,简单、温暖、热爱交流和善于交际,无论是同班,还是同校,都很喜欢这个孩子。
从纵向说——他从四年前,到两年前,到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文这条线来看,四年前他完全无感,到现在学习《浮士德》,他竟然是金句频出。《浮士德》是关于人看见自己的,其他孩子还在概念上打转,这个孩子他却不陷入概念,直接GET到本质。他告诉LW老师说,我开始觉得你讲的课有意思了,因为我知道你再说什么了。好吧,四年的最后一年终于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了。
戏剧上的变化,之前完全是应付,虽然这不是他的强项,但是现在老师告诉他怎么演,他能很快Get到老师的意思了,说明他的他人自我觉有改变,因为戏剧就是要放下自我成为他人。所以说,这个孩子的思想开窍了。
而且这个孩子的自我和身体结合得相当紧密。他的自我关照身体,在运动中充分体现,他的身体就非常协调和自如。所以,如果说身边的人要做些什么的话,那就是让他的自我放飞,关照到他的心和灵,就不用管他的身体了,因为他是身心合一的孩子,身体一定会按照自我行动。
情绪上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从情绪不会控制,到情绪现在能瞬间转化。而且也能看到他即使是自己弱项的方面,他也不会自卑。当然这是这个环境对他弱势部分的接纳,是环境的宽松,以后还要继续这种接纳。
给到家长的建议,就是信任孩子,等待他,接受他。
对于孩子的未来,就是建议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通过一次只做一件事,通过化整为零,通过时间帮助他缓解压力,相信他会更加自如。
最后,我们讲了讲与年轻人工作的方法:在战略上清晰、有原则;在战术上要迁就他们。这就是一贯的“温柔而坚定”。
与LW老师的会谈,让老妈感受到LW老师确实能从很多理论上看到孩子,但是在细致的部分,却有些和其他老师不一致的地方,比如他说到“如果是个对周围敏感的孩子”,而其他老师说这个孩子就是有敏感的天赋。所以刚好,互补,于是就让老妈对这个孩子,这个人有了更多的看见!
【总结】
老妈找了一些老师,对这个人有了更多的看见。
就像这两天老妈总结的,“体验”和“看见”便是我们全部的人生。
当然指的是自己体验生活,专注地投入生活中去,然后看见自己。
那么对于他人,便只有看见了,看见他人,便是最好的方式。
这一段该结束了,是个暂时的落笔,生活在继续,体验在继续,看见必然也在继续……
喜欢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请大家收藏: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天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