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杨爱源穿着笔挺的军装走进了司令部:“长官,密令已通过绝密渠道发出。要求决死一纵、二纵、三纵、四纵之主要军事主官、政治主官,务必于下月初五之前,齐集吉县,参加‘冬季抗战形势研讨暨高级军官战术集训’。”
他顿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耳语,“名义如此,然各部心腹均已接洽,届时只要名单上的人一到…立刻解除随身武装,予以隔离审查。其部队,则由我们派去的可靠军官持长官手令,就地接管整编。”
晋王只是从鼻腔里发出一个模糊的“嗯”声,算是知道了。
他缓缓转过身,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过屋内几个核心幕僚的脸:“牺盟会,搞成了八路军的外围;新军(决死纵队),快变成八路军的预备队了!再不动手,这晋省到底姓什么,可就难说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刺骨的寒意,“此乃釜底抽薪!必须快、准、狠!把那些赤化的根子,从决死队里,连根拔掉!一个不留!”
“是!长官英明!”幕僚们齐声应道,心里却是各有各的想法。
虚假的政治斗争:双方斗智斗勇寻找证据,在艰难中求平衡。
真正的政治斗争:我觉得你有威胁,就随便找个借口,把你的人调出来,然后暗杀、监禁,反正怎么粗暴怎么来。
反正这天下,兵强马壮者居之!
第二战区司令部高调打出“冬季抗战形势研讨暨高级军官战术集训”的幌子,但在这个风声鹤唳的时刻,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在有心人眼中昭然若揭。
实际上,为了此次行动,第二战区司令部早就暗中开始搞起了小动作。
首先以学习深造的名义,晋王将一部分值得信赖的顽固派守旧军官派遣到新军担任主官或者是副手。
其次就是在报纸上污蔑八路军,对八路军进行污名化处理。
所以晋王对这次行动信心很足。
筹备了将近半年的秘密行动,即将开花。
只要能够将新军指挥权抢到自己手里,无异于给于八路军当头一盆冷水。
也让世人都知道,如今这晋省,还是他晋王说了算。(难道不是鬼子吗?)
但信心满满的晋王不知道的是,八路军方面早就已经提前收到了情报。
实际上,此时的第二战区司令总部,早就是对八路军单向透明的了。
就在杨爱源踏进司令部报告“密令已发”的同一时间,甚至更早,在八路军总指挥部内,一部电台正发出微弱却无比清晰的滴答声。
多份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冬季集训”密令副本,连同晋绥军司令部后续派出的“接管整编”人员名单、行动路线及暗号,已经静静地躺在八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案头。
情报的来源隐秘且可靠,因为发送情报的,就是晋绥军司令部的参谋们。
“果然来了!”
老总叹了一口气,将几份“冬季集训”的密令看了又看,最终化作了失望的叹息。
副总参也跟着摇了摇头:“看来小方同志说得不错,不能对这些军阀抱有任何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