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八路军方面早就有了应对的手段,但说到底,这还是同室操戈,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所以八路军方面一直表现得很克制,只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晋绥军明白现在更应该做的是什么。
但很显然,晋绥军的表现——或者说是那位晋王殿下的选择,让大家失望了。
“晋王这是要效仿‘四一二’,在晋省对我们领导的抗日力量下手,他就不怕影响到抗战大局吗?”
老总脾气火爆,气得狠狠拍起了桌子。
“好啦,消消气吧,既然晋王筹谋这件事已经半年之久,咱们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反击。”
指挥部内气氛凝重却不见慌乱,参谋们各行其是,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老总又叹了一口气道:“算了,启动‘反戈’计划吧。”
“反戈”计划,是八路军针对晋绥军试图对新军动手的情报,酝酿多时的一个周密反制计划。
随着老总一声令下,数支精干的八路军武工队和情报小组,悄无声息地撒了出去。
他们的目标并非决死纵队驻地,而是那些携带“长官手令”、奉命去“接管整编”的晋绥军顽固派军官们必经的路线。
这些军官自认为行动隐秘,却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在八路军的严密监控之下。
在荒僻的山路、在伪装的车站、在看似平静的客栈,一张无形的网悄然收紧。
或“请君入瓮”,或“半途拦截”,那些肩负着“夺权”使命的军官们,连新军的影子都没见到,就在懵懂或短暂的抵抗中被干净利落地控制起来。
他们身上的手令、密信、身份证明被悉数缴获,成了铁证。
几乎在晋绥军“集训”密令送达各决死纵队的同时,甚至更快一步,八路军的紧急联络员和地下党员的身影,已经出现在决死纵队主要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的指挥部里。
这一次不是模糊的警告,而是清晰无误的情报:密令副本、缴获的“接管整编”名单、行动方案细节……所有证据都摊开在桌上。
面对阎锡山下毒手想要瓦解新军,向抗日力量开刀的手段,决死纵队的高级干部们在触目惊心的同时,也下定了决心。
甚至原本一部分隶属于晋绥军的高级军官,因为长时间受到八路军思想的影响,选择在这个时候站在了新军一边。
长期以来对晋王消极抗战、积极反八路军的不满,此刻化作了同仇敌忾的力量。
部队内部迅速行动起来,传达真相,稳定军心,加强戒备。
而对于那些顽固不化,选择依旧要跟随晋王走到黑的顽固派军官,新军很快就下定了决心,以犁庭扫穴之态,将这些顽固派军官彻底清除。
政治军事上的斗争,不是请客吃饭,容不得半点温情!
10月21日,就在冀中地区激战正酣的时候,一封来自八路军的通电,震惊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