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宋不留春)_第261章 文艺片(2 / 2)_择日走红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261章 文艺片(2 / 2)

择日走红 宋不留春 5732 字 2个月前

大家对《三岔口》的讨伐之声经过大半天的发酵,到晚上,几乎到了极点。

徐明月点点头,说:“我也通过出版社的关系帮你打听一下。”

“既然都没办法指望赚钱,那为什么你想要把它开发成一部电影?”徐明月有些疑惑地问。

“想先去打听一下刘毕戈是什么样的人。”苗月说,“怕遇到骗子,也怕有什么坑,如果不是的话,这是一个机会,我还是想要把我的书改编成电影的。”

刘毕戈却说:“写得很好,我很喜欢,所以联系了你,想要谈一下电影改编的事情。”

陆严河也忍不住在想,到底是谁在指使陈墨这么做的?

贺中会知道吗?

温明兰面前一个长相严肃、大约五十岁上下的男人说道:“明兰,你别激动,这是我们根据拍摄情况做的临时调整,剧本的内容后面会拍到的。”

给他电脑里植入木马的人是陈墨,后续他却全然不知情了,全部交给陈梓妍在跟进。

还有出版社能这么敷衍地写文案的?这样的书能卖得出去才怪!

再一看出版社,都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出版社,徐明月都没有听说过。

李真真直接离开了,回到工作间,她第一时间是给冰原视频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这个特辑的事情,第一,明天上线,第二,加钱。冰原视频的负责人一听,都懵了,随后就说了一句话,只要她能拉着艺人们讨论出一期这样的特辑,就按正常的价格,追加一期的钱。李真真满意地挂了电话。

刘毕戈略有些惊讶地看了陆严河一眼,这是他没有想到的回答。

跟刘毕戈聊完以后,返程路上,徐明月有些担心地说:“我怎么觉得刘毕戈有点不太靠谱呢?我也跟制片人以及影视公司其他人打过不少交道,虽然说人是形形色色、各不一样的,但是没有一个像他那么……看上去那么散漫的。”

但是按照苗月所说的,这本小说并不是那种情节性很强的小说,一般也不太受改编的青睐。

刘毕戈笑了笑,说:“那可能是我比较闲,不够忙,压力也不够大。”

颜良说:“可是,这件事发生以后,温明兰的粉丝都涨了两百多万了,这也算因祸得福吧,现在大家也都是支持她的意见为主。”

陆严河:“我也还没有演过主角,没考虑过这些方面,不过对我来说,其实我也算不上多红,都是虚的,大家关注我,未必是多么喜欢我,我的负担并没有那么大。”

“哟,严河,这么巧,你来上课?”

更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一个热搜词条突然冒了出来:《三岔口》到底还要装死到什么时候?

“这是梓妍姐的手笔吗?”李治百问。

陆严河回过神来,说:“我在思考他刚才跟我说的、关于文艺片的话。”

陆严河找了一间没有课的教室,进去坐下,掏出包里的笔记本电脑。

“嗯。”陆严河仍然还是表示感谢,“但是幸好有你先发现了,那个人还撒谎,没有承认自己往我电脑里装木马的事情,只说是为了从我电脑里偷一些资料。”

名气变大了,对一个艺人来说当然是个好事。任性,受了委屈就干脆把台子一掀,让剧组被架到火上炙烤,这样的标签对一个演员来说,是不论对错本身,都会成为她“难搞”的支撑证明的。

节目一录完,陆严河第二天就要回学校上课。

“那——”苗月露出疑惑之色。

这时,刚刚添加为好友的刘毕戈忽然给他发来消息:刘毕戈,龙岩影业。

“行。”

没想到徐明月一口答应了。

“叫什么名字?什么题材?”

徐明月差一点直接问苗月,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出版社出书——好险,话到嘴边,总算还是忍住了,没有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来。

陆严河沉吟片刻,说:“如果是我喜欢的剧本,我会演吧。”

大家的关注点甚至到了职场霸凌上。

手机嗡嗡震动了两下。

“争议肯定是有的,但是我觉得真真姐有一句话说得很对。”陆严河说,“对一个艺人来说,不怕没有争议,怕的是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记得你,而做一档节目,如果怕争议,畏手畏脚,那要顾忌的东西就太多了,什么都做不出来,无论说什么话,都会冒犯到一些人,我觉得她说得挺有道理的,而且,我们几个人坐在一起讨论要不要参加这个特辑拍摄的时候,最后也达成了一致,这件事发生了,它已经不仅仅是温明兰和《三岔口》的事情了,演艺圈这两天有好些人都发声了,我们也一样有我们的态度。”

专栏作家、娱乐新闻评论人毛雨直接在向《三岔口》剧组开炮了:原本以为是温明兰这个小姑娘年纪轻轻不懂规矩,给剧组造成损害,没想到是剧组不守规矩,欺负人家小姑娘,还倒打一耙,呸!脏东西!

毛雨的态度可以说代表了大部分媒体人的态度。

他回复:好!

他又问:是现在发吗?

陈梓妍说:等会儿晚上八点,一起发,你设置一下定时。

按照陈梓妍以往的行事作风,她都是直接下狠招,逼对方就范。像这种直接买热搜词条质问《三岔口》剧组的行为,看起来犀利无比,但《三岔口》已经在网上被嘲讽好几天了,哪里还怕新一波嘲讽?本质上还是这样的东西,有点声势大、火势小的意思,不是陈梓妍的风格。

“您好。”陆严河礼貌地打招呼。

“15万元?”

“请问。”

“怎么会。”徐明月一下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您也才……三十岁左右吧?”苗月迟疑地问。

然而,这件事掀起的舆论风暴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娱乐圈的小事件。

陆严河马上去设置好了。

几乎每个人的每一句话都被截图出来,做了各种解读,发酵。

这个时候,李真真出来了。

???

“这件事影响很大,参与讨论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李真真说,“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下,我们能不能就坐下来,像一个小论坛一下,讨论一下这件事?这一段我也不打算放到节目的正片中,而是做一个特辑,明天就上线播出,录完以后,大家跟我们一块儿来剪辑这个视频,如果你们有说完以后觉得不适合播出的,那就把它拿下来。”

“有谈恋爱吗?”

李真真比了一个耶。

温明兰事件愈演愈烈,站出来帮温明兰说话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三岔口》剧组和周丽娜却始终没有出来回应这件事,颇有一副要以沉默态度将这件事的热度拖掉的架势。

走到半路就突然下起了雨,没有办法,陆严河只好转道去了附近的一栋教学楼,没想到跟毛佳阳正好碰到。

李治百:“都有呗,肯定都顾虑,这不废话,如果没有镜头的话,我们早就聊起来了。”

“文艺片?你是指《暮春》吗?”陆严河下意识地就反问了。

彭之行说:“要不然,我们就大大方方讨论这件事好了?”

陆严河发现大家甚至都有些心不在焉,想要讨论这件事,但又碍于镜头拍摄,谁都没有开口。

她并没有明说是什么事情,但是大家其实都知道她说的是什么。

苗月有些犹豫和迟疑。

“导演。”

徐明月问:“约你的制片人叫什么名字?是哪家公司的?”

“那也不是当下比较热门的改编题材啊。”徐明月问,“网上应该能够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吧?”

他们可是一直在群聊里议论这件事的。

“那就看剧本呗。”陆严河笑着说,“只是你们都知道的,我得有很多课要上,在演戏跟上学之间,我这几年肯定是优先上学的,我经纪人都说,以后多给我找配角,主角戏先不考虑了,实在是没有办法抽出那么多的时间去拍。”

苗月点了下头。

“也不是,再短也是需要一两个月的。”陆严河说。

而且,一挂就是两三天,到《年轻的日子》都录完了,热搜都还没有下去。

陆严河摇摇头,说:“有两面性,好的一面,当然有你说的这个,但是坏的一面也有,温明兰这种把事情都摊到台面上来处理的任性方式,会让她被很多剧组拉入风险名单,会影响到她以后争取别的戏,梓妍姐是这么说的。”

“别客气。”

陆严河惊喜地点开大图,心中惊叹了一声。

刘毕戈长得就是三十岁左右的样子,相貌仍然年轻,如果不是身上有成熟的气场,穿衬衣西裤,换个年轻点的发型,说他是个大学生也不过分。

他这话是对陆严河说的。

视频中,温明兰拿着两张纸,神情委屈又愤怒,质问她面前的几个人,问:“为什么又是飞页?从进组到现在,我每天都在拍飞页,之前给我看的剧本呢?为什么不按照剧本拍我的戏?”

苗月点头,“有。”

“暂时没有想好。”刘毕戈淡然自若地说,“但肯定没办法指望上院线赚钱。”

“导演。”

“看不出来啊。”徐明月说,“不都说演艺圈是一个很操劳的地方吗?在你身上好像是反其道而行之。”

陆严河便问了一句:“刘制片,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

“这样不好吧?”柳智音第一个表示反对,“我们都不明事由,不知道事情细节,全都是从网上道听途说的,私下讨论就算了,在这个节目里讨论,很容易一句话不小心就造成无法掌控的后果,伤害到别人。”

陈梓妍:“发声会给环境带来改变,但享受环境改变红利的人未必是那第一个发声的人,枪打出头鸟,这点你还是要记住的,别冒冒失失,张口就来,李治百有这么做的底气和资本,他从出道以来就是这样,口无遮拦,所以即使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大家对他的容忍程度也很高,可你不一样,你是高材生,是振华的学生,形象太好了,这也是一种束缚,因为大家对你的容忍程度会更低。”

陆严河说是的。

刘毕戈点头,说:“它确实不是一个商业电影的好故事。”

“也许跟他是从法国回来的有关的。”苗月轻笑了一声。

温明兰昨天已经被骂了一天了,名气也被越骂越大,在这个时候放出来视频,看过以后,骂温明兰的人都会意识到温明兰在剧组里的遭遇,反而转为同情——这段视频给出的信息已经很扎实、很充分,温明兰是忍了一个月才忍不下去发作的,而以导演为首的剧组人员却根本不在意温明兰,或者说,甚至都不把她放在眼里,反而责怪她耽误剧组拍摄进度,当着众人的面把她骂了五分钟。

没有人直接说他们支持温明兰还是支持《三岔口》,只谈论了自己的看法,可是,观众会解读,会联想。

“大家举手表决吧。”彭之行说,“或者完全不愿意参加这个部分的,就直接离开,我觉得真真姐说得没错,我们如果不去讨论它的是非和对错,仅仅是表达在这件事上,我们在思考什么,我觉得我还是有一些想要说的话。”

一群人打招呼。

给贺中发的消息,贺中一直没有回复。陆严河也没有再继续发,他并不是一定要从贺中的口中打听到什么,连陈梓妍都没有办到的事情,他不觉得自己能够办到。只是现在这种坐着等消息的感觉,让他很不得劲儿,仿佛在“坐以待毙”。

毛佳阳震惊地瞪大眼睛,“欸?都不是我给你弄的那个小陷阱抓住的?”

李真真听了李治百的话,哭笑不得。

“这个价格跟市场价格比起来,低了不少。”徐明月直接说道。

“我都进组一个月了,到现在为止我都每天在拍飞页,是我计较得太多吗?”温明兰眼眶通红,瞪着他们,“还是说,你们就欺负我是一个新人,觉得我好欺负?”

陆严河想了想,说:我们有一个学姐,徐明月,现在在江印出版社实习,她对这一块儿应该还是比我们更了解,不如请她一起?

苗月:我不认识她,你能帮我请到她吗?

陆严河:我问一问。

他又说:不过我对这件事也不是特别了解,你的编辑呢?

刘毕戈忽然看向陆严河,问:“你会考虑演文艺片?”

“那你现在考虑的主要是什么?”徐明月问。

她跟大家坐在一起,说:“大家不想在这档节目中讨论这件事的顾虑是什么?怕说错话,还是怕得罪人?”

因为没有读过原著的内容,徐明月现在还不好说,这本书的改编前景怎么样。

看完这个视频,陆严河都惊呆了,他没有想到温明兰竟然还被这么骂过。说实话,一开始陆严河本来还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这种拍摄途中离开剧组的行为都有些不对,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吗?现在看完视频,陆严河只想为自己之前这样的想法向温明兰道歉。

人物旁边是一排竖字:陆严河饰姚玉安。

“嗯?”

当时出版社给这本书的介绍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夏天,一群青春迷惘的少年”。

李真真说:“我是认为,这个机会其实挺难得的,正好遇到这么一件事,而大家又都是年轻的艺人,如果能够通过坐在一起讨论一下这件事,也能够为大家提供更丰富的视角。我们可以不用去做肯定性的或者是否定性的看法,仅仅是表达在这件事上,大家在思考什么。”

苗月一进门就解释:“刘制片,我带了我两个同学过来,没关系吧?”

苗月摇头,说:“我妈妈一直是写传统文学的,要说实体出版、文学评论那一块儿,我妈还认识不少人,但要说到影视改编,她比我还不了解。”

这样一个特辑,能不能拍?

陆严河也心想,难怪陈梓妍说温明兰那边的事情跟他的比起来,只是小事情。

跟刘家镇和明音这样直接跟江印出版社签了合作协议的作家不一样,苗月虽然出过两本书了,但也只是签的书约,而不是人约。

“刚上完课,走在路上下雨了,我就进来躲躲。”陆严河说。

场面一时都安静了。

毛佳阳点了点头,走到陆严河跟前,忽然压低声音,小声问了一句:“上次你电脑里那个木马的事情,怎么样了?找到那个给你电脑植入木马的人了吗?”

温明兰出道时间不长,平时也很低调,不是作妖的性格,很多人都不认识她。

陆严河仍然只能作无辜状,说自己不知道。

陆严河摇头,说:“不知道,但是应该不是吧,梓妍姐不像是这种会在明面上跟他们开炮的人。”

“怎么回事啊?”这时,一个穿汗衫、身材有些臃肿的男人趿着布鞋走过来了。

这时,服务员敲门进来,上菜。

彭之行:“导演怎么会同意这件事。”

他的神色忽然间有些意兴阑珊。

“不担心文艺片票房不佳,对你造成负面影响吗?”刘毕戈忽然很有针对性地问,问完,他又解释,“我回国后这一天,参与了几个项目,基本上都是文艺片,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只要是没有出过代表作的导演,哪怕演员在读剧本的时候再喜欢,最后也会拒绝掉,一问原因当然各种都有,但实际上都是顾虑片子票房不好,背上一个票房毒药的称号,一般只有不太红的演员,才会愿意接演。”

陈梓妍:剧照的质感很不错。

陆严河:疯狂点头。

陈梓妍:剧照里你的感觉跟你平时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导演真的会抓你的一些细节,你那个眼神,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