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速度不快,但却是在没有帆、没有桨的情况下,仅依靠蒸汽的力量向前行进!
魏应滨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这么多年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
张若松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依旧冷静:“这才刚开始,后面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云蛟-9号”驶出两百多米时,异变陡生。
“砰!”一声闷响从船腹传来,紧接着,蒸汽机的运转声变得杂乱无章,烟囱喷出的不再是黑烟,而是夹杂着火星的白汽!
“压力失控!”船上的蒸汽机技师惊恐大喊。
“快关闭主阀门!”罗德生厉声喝道,额头渗出了冷汗。
但已经来不及了。
蒸汽机的轰鸣声变成了刺耳的尖啸,船身也开始剧烈颤抖,螺旋桨时快时慢,船头也不受控制地向右偏转,朝一旁的观测船靠去。
“要撞上了!”有人尖叫。
“拿撑杆抵住!”罗德生大吼道。
那艘观测船也是慌作一团,急打船舵,向右闪避,几名桨手则奋力地划动船桨。
还有几名水手抄起船桨朝“云蛟-9号”伸去,避免两船相撞。
这艘蒸汽试验船可金贵得很,万不能被撞坏了。
经过一番努力,观测船被七八根撑杆和船桨隔离于“云蛟-9号”,船上的技师也趁机关闭了主阀门,随着蒸汽机的嘶吼渐渐平息,船只停了下来。
码头上鸦雀无声,呆呆地看着横在海面上的蒸汽试验船。
咋的,才跑了几百米就趴窝了?
张若松苦笑一声,走向刚刚被小艇接回岸上的罗德生。
这位资深匠人的右手又被烫伤了,一块湿毛巾草草裹在上面,朝着张若松咧嘴一笑:“老师,我们又出丑了!”
“无妨!”张若松宽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问道:“什么问题?”
“应该是小问题。”罗德生说道:“密封性太差,导致管道泄漏。还有气缸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我看,好似动力也有点不够。”张若松看了一眼蒸汽试验船,“压力释放阀的可靠性也存在很大问题,无法持续稳定的输出蒸汽。”
“是的,老师。”罗德生点点头,但脸上却并无气馁之色,“不过,我们的方向没错。所有的问题都是工艺方面的,只要再进行一番改进,我相信下次一定会跑得更远,行驶的也更为平稳。”
“不错,今天‘云蛟-9号’靠自己走了两百多米。”张若松看着陆续汇聚在码头上的技师和工匠都显出沮丧的神情,大声地说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蒸汽驱动船只是可行的!所有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这条路,我们已经闯出来了!在未来,我们一定会跑得更快,也更远!”
“可是,这已经是第九次失败了……”有人小声地嘀咕道。
“失败有什么可怕的?”张若松朝发出声音的位置瞥了一眼,沉声说道:“在科学试验的过程中,失败十次八次很正常,即使连续失败一百次、一千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至少,我们通过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论证,将那些错误的方法逐一摈除了,将无数的问题全都解决了。”
“你们要记住,任何一项科学探索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许多多的失败,面临诸多曲折。但我们只要向着正确的方法前进,最后一定会获得伟大的成功。”
“老师,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总结这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在最短的时间里,让蒸汽船顺利地下水航行。”罗德生郑重地保证道。
“不要急,慢慢来。”张若松看向罗德生:“你觉得具体问题都出在哪儿?”
罗德生将手上裹敷的湿毛巾取下,从身旁的一名助手接过新的湿毛巾继续包在手上:“主要问题有三个:气缸密封性差、锅炉热损耗大、螺旋桨推进存在瑕疵。”
“有解决方案吗?”
“有。”罗德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第一,让新华重工设法改用整体铸造气缸,减少接缝;第二,增加锅炉隔热层,减少蒸汽损耗;第三,进一步改进螺旋桨形状,尽可能使其与破浪号上的螺旋桨接近。”
“需要多久?”
“三个月!……呃,最多半年。”
张若松点点头,转向魏应滨:“魏*主**席*,你怎么看?”
魏应滨沉思片刻,突然笑了:“既然如此,海军部可以再追加一万银元的研发经费。”
夕阳西沉,将停泊在码头的“云蛟-9号”剪影拉得很长。
尽管今天的试验未能完美收官,但仍滞留在码头上的技师和匠人却怀着前所未有的信心忙碌地重新检修船只。
一辆马车朝着邵武海军基地的营区驶去,张若松和魏应滨在车厢中相对而坐。
“蒸汽船搞出来了,那蒸汽火车什么时候可以问世?”
“且等等吧。”张若松轻笑一声:“用于驱动螺旋桨的蒸汽机,对动力连续性要求较低,而且船舶在水中的阻力相对均匀,再加上船舶体积大,可容纳更重更大的蒸汽机以及更多的燃料,且因为浮力的作用,水上运输对重量不敏感,所以很容易实现船舶的蒸汽化。”
“但是,蒸汽火车却截然不同,因为要克服铁轨摩擦和重力爬坡,需更高的牵引力和稳定性。但我们我们又不能在火车上造一个体积庞大的蒸汽机,这就使得我们在技术上要对蒸汽动力进行轻量化设计,还要对发动机效率有更高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以我们目前的人口规模,以及居民和经济分布情况(基本上都位于沿海三十公里范围内)来看,暂时还没有对铁路运输的迫切需求。”
“也是。”魏应滨透过车窗望向远处的海平线:“只要能实现船舶的蒸汽化,基本上能满足我们未来二十年的需求。”
“有了可靠的蒸汽动力,我们的战舰和移民船将不再受制于风向和洋流,而且,也能让我们的触角沿着江河逆流而上深入内陆腹地。”
“有了蒸汽动力,意味着我们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方,这个时代的规则将真正的由我们来书写。”张若松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和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