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办喜事要穿的,陪嫁丫鬟们都有,自然也给莲蓉一份。
另外又赏了莲蓉五吊钱,让她自己置办些使用,毕竟月底就要搬家。
第二天大清早,秦嬷嬷带着莲蓉,亲自去宁大小姐院里磕头。
趁着晚上空闲时,还特意做了几样菜一壶甜酒,请玉真阁的丫鬟婆子。
席面上说莲蓉年小不懂事,往后请人多照应,柳家的和梨月都过去陪吃。
因宁大小姐的婚事就在眼前,已经是没几天可耽误的了。
秦嬷嬷接下来就是给莲蓉预备东西,趁热打铁给她讲些宴席大菜做法。
莲蓉虽说是手艺不错,可到底还是年纪小,往后好些事还得靠他自己。
秦嬷嬷忙起来就顾不上,宋婶子又赌气托病,倒是梨月帮顶了几天大灶。
燕宜轩覃乐瑶那边是不着急,派人来告诉,让她三五天后搬过去就成。
于是梨月将锦鑫堂的事情忙的差不多,才预备着收拾东西搬地方。
她的东西算是不多不少,大件的是些铺盖衣裳,趁手的厨具家伙。
细软也有了一些,尺头衣料有几卷,还攒了一盒子首饰。
这点积蓄虽算不上丰富,倒也塞了一个箱笼,满满当当插不下手。
临走时送了几样东西,给莲蓉和秦嬷嬷,还有柳家的与彩雯姐姐。
她只是搬个院子,并没离开宁国府,倒也还不算什么。
只在各人跟前说了一声,反正往后还要常常见面。
燕宜轩那边派了两个婆子来帮她搬行李,送到了院子后新修的小厨房。
梨月满心欢喜,都没先看住处,三步两步就跑到灶房查看起来。
这里就在燕宜轩后门,其实就是堆放东西的后罩房。
如今收拾的一尘不染,无论桌椅橱柜还是木架子,都粉刷的鲜亮。
东间做了灶房,用砖头案板垒了一大一小两口灶,锅子也是崭新的。
西间是存东西用的,靠墙做两个大橱柜,中间还摆了两排架子。
最敞亮的中屋,靠墙挖了个小灶神龛,下头条桌供着香炉。
屋子中间是备膳的大条桌,四边都摆着木头长凳。
这三间屋子围成个不大的天井,还有硬木架子搭的月台。
上面能晒酱菜干菜,底下就能堆放柴炭。
最角落的带窗小屋,则是给厨娘住的,小炕是新砌的,挑着细布帐子。
一套榆木小圆桌小椅子,红漆箱笼,脸盆架、衣架,就把小屋塞满了。
那个半旧的红漆雕花妆匣没地方放,干脆摆在了箱笼上面。
这间屋虽然是小巧,倒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些家具布置是又干净又亮堂,比梨月以往的屋子,都好上十倍了。
梨月忙拿了两百钱,给帮忙搬东西的婆子打酒。
“这点小意思给妈妈们吃杯酒,我先去给覃奶奶行礼。”
那两个婆子接着钱,连忙笑拦住她。
“小月姑娘可先收拾东西,倒是不忙进去见奶奶。每天这个时辰,咱们奶奶正在屋里发对牌料理家务,忙的不知什么样儿的,不得个闲儿。你不若先料理好铺盖东西,咱寻采初姑娘问问,让她偷空带你一同进去正好。”
“好,谢谢妈妈!”梨月连忙答应了,把铺盖包袱东西都撂下。
正要捡些送人的东西出来,就听见小厨房天井里,有人笑嘻嘻走来。
“送贺礼的来了!还不预备果子糖给我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