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里头为了大小姐的婚事,从三月直忙到四月。
待到东风和煦杨柳融融,终于算是消停下来,总算能喘口气歇几天了。
宁大小姐的婚事办得漂亮,府里的仆人无论大小都得赏赐。
管事房里按等级发赏钱,三等丫鬟是五钱银子,外加一匹棉布。
梨月跟着采初她们一起去领,到手的除却布料,却是一两八钱银子。
“所有丫鬟都赏一匹棉布,二等丫鬟外赏八钱。姑奶奶新姑爷回门,赏人均一两,总共是一两八钱一匹布!”
账房娘子拨拉着算盘,管事婆子指着名册,就催着赶紧画圈儿。
梨月细看名册,果然见自己名字上面,有细笔缀着“升二等例”四个字。
这下真是又惊又喜,这事儿竟连她自己都不知晓。
拿着赏钱抱着布料回院时,采初才搭着她肩膀,欢欢喜喜的告诉出来。
往常府里丫鬟升一等,那可算是个大麻烦事。
总要年初时各院主子开恩,把名字与等级交给管事主母定夺。
但这次升等的丫鬟不同,不但人数特别少,还都是宁夫人亲自点头的。
除了梨月之外,有名的就是二小姐院里的杏儿。
玉墨名下也有一个,至于别人她就不太熟了。
这些日子的气力总算是没白费,梨月真是打从心底里高兴。
但欢喜之余还是不能忘记旧礼。
依着府里内宅的礼节,她该先去给本院主子行礼,看往后差事有无变化。
然后约着所有本次升等的丫鬟一起,去给当家主母磕头。
谁知刚回到燕宜轩院,忽见覃乐瑶穿着大红喜服,扶着采袖的手往外走。
抬头见采初和梨月进门,连忙招手让两人过来。
原来是覃大娘子昨日临盆,生了个满抱的男孩儿,母子平安。
报喜的才刚过来,唤覃乐瑶早些回娘家看侄儿去。
覃乐瑶早寻思嫂子这几天足月,正日夜等消息悬心,听了这话自是欢喜。
忙命人收拾了几样礼物带着,立刻要回娘家去探望。
她先是吩咐采初赶紧去二门上备车,然后让梨月去厨房蒸些点心,再预备几样蒸羊炙鹅的大菜,赶在洗三前送过去。
覃乐瑶急匆匆交代完,三步两步往锦鑫堂回禀宁夫人,出门上车去了。
覃将军与覃大娘子喜得贵子,梨月也真是替他们高兴。
此刻顾不得欢喜,她连忙放下东西,赶去厨房看食材,预备洗三送礼。
一般官宦人家生子弄璋之喜,洗三礼物多送应景的点心吃食。
好在这种事情都是有旧例可循的,洗三要送的吃食无非就那几样。
点心必做便是状元糕、五色粉饺、缠糖、寿桃、寿面。
荤食羹菜必有羊、鹅、鸡几样大菜,另外还需几坛上等甜酒或麻姑酒。
梨月无需仔细琢磨,就已经选定了食材东西。
后晌时宁元竣从衙门回府,听说了消息,也忙赶去覃家去探望。
到晚间只有宁元竣自己回来,留覃乐瑶在娘家照应嫂子,洗三过了才回。
第二日清早时,梨月就去看羊肉杀鹅,预备做羹菜点心。
她正忙的头上冒汗,秋盈却提着个针线笸箩,悠悠闲闲跑来传闲话。
秋盈没能选上跟大小姐陪嫁,现在归在了锦鑫堂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