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我该去给父皇认错吗?”静谧中,周洄突然问。
“殿下做错了吗?”
又是长久的沉默,“我觉得我没错。”他只是劝父皇不要轻易罢退官员,尤其林中则官位靠上,不能以这种理由离开朝延。而且林中则是太子老师,他若一言不发,才是凉薄。
现在两边都没事,就他被架在火上烤。
“那父皇去泰山你支持吗?”
“他要真要去,我也不会反对。”
“殿下觉得煎熬是因为有人把殿下维护老师的行为等同于殿下不支持父皇封禅,其实殿下没有不支持,殿下只需把这件事同父皇说清楚就行了。”
“这两不是一回事吗?”
林中则为什么被罢免,就是因为他不支持父皇封禅。
“还是有区别的。”晏子归和他分析,林中则愿意为他的观点罢官,他是强烈反对的立场。殿下虽然觉得不妥但父皇真要去泰山就可以去,这个立场是中立。殿下不想让老师被罢官也是觉得父皇一意孤行要去泰山,就更不能严罚反对的官员,让名声变得更不好,这要算下来,殿下根本就是为了父皇好嘛。
周洄被说服,但是他苦笑道,“父皇现在不见我,在他人的解说下,还不知道怎么想我?”
“见不到面就写折子,一次见不到就去第二次,父子间主动点没事。”太子还是一直来被陛下亲近惯了,一朝不肯见就没了法子。
“殿下现在也有儿子,设想一下这种情况下,你希望儿子怎么做,你就去那样做!”
“可是林大人怎么办?”周洄叹气,低头简单,低头以后呢?
“我感觉父皇还是有点理智,没有完全被紫阳迷惑。”晏子归又说,“老师这么反对封禅,罢官对他反而是一种保护,他要再出言无忌,只怕流放下狱都有可能。”
“等父皇从泰山回来,再让他回去做官也就一句话的事。”
“父皇从前不会这样,他不喜欢直面反对,和朝公的交锋中总是妥协的多。”周洄叹气,这泰山倒底有什么好,非去不可。
“那说明这事朝中没人反对。”晏子归随口道。
周洄看向帐顶,那不可能,朝中还是有人反对,只是没有形成规模,林中则做为发声者中官职最大的人,只能说明郭江源在此事上是支持的。
但是为什么呢?
紫阳那个道士阿谀献媚是为了权利,郭江源已经是百官之首,他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