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83渔猎人生(宅成大神)_第234章:修筑冰窖(1 / 2)_梦回1983渔猎人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234章:修筑冰窖(1 / 2)

牛有铁知道,在麻油村,人们用来保鲜食物的工具只有地窖。

所谓的地窖,是在地院里向下挖一个大约四五米深的地洞,再在地洞底部,向着侧方墙往里挖,挖成像窑洞一样的侧窑,便是这样的地窖。

这种地窖一般主要是用来储存红薯土豆,葱,白菜,萝卜的,有的还用来储存水果,比如桃、梨、苹果、山楂等等。

这样的地窖,里面一年四季都是阴凉潮湿的,因此存放的土豆,红薯等农作物,放多久都不容易坏,而且还能保证其新鲜度,比如储存的土豆,拿出来之后,就跟刚从泥土里刨出来的一样新鲜。

牛有铁知道,这样的地窖,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一般而言,有地窖的人家,大都是因为种了很多土豆,红薯之类的农作物要储存,没种的,也就不用挖地窖了。

毕竟挖一个地窖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这年代,家家户户地里的农活儿忙的干都干不完,谁还有闲时间去挖那个。

虽然说冬天人们都闲着,但冬天大地的冻层有三尺厚,即便是想挖也挖不了啊!

总之,有地窖的人家屈指可数,就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人家一样,也是屈指可数的,当然也有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人家有地窖,但这类人家都是特例,也可以说,勉强不会青黄不接,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总之,关于如何保存食物的问题,牛有铁大脑中想到的,还是地窖,除此之外再无它物。

只是,地窖内部的温度达不到零下摄氏度,就很让他头疼,达不到零下摄氏度,也就谈不上冷冻了。

而他,到了夏季大概率都会有很多野物需要冷冻来处理。

显然,这样的地窖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可除了地窖,他还能想到什么呢?这年代能有什么呢?人人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谁还会有心思去想食物保鲜问题?

他知道,家乡一带,到了夏天最高气温能达到三十摄氏度以上,这么高的温度,一旦打到猎物,不能及时处理掉,搁一天就会变质,搁两天直接变臭。

而这个问题,也正是很多猎人最头疼的事,往往,他们因为头天运气好,打到了猎物,却又因为运气差,第二天没能及时卖掉,导致猎物变味,大打了折扣。

但那些都是小打小闹,他深知,并且十分肯定自己能打到很多猎物,因此如果不能冷冻保存,或及时出手的话,就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了。

但作为天选的重生者,他怎么可能解决不了呢?

又不叫他去造一台冰箱,当然了,即便是,他造好了冰箱,也没电啊!

就这样,绞尽脑汁地思索了片刻,牛有铁很快就想到了办法,往地窖里面装冰块。

这一灵感,来自于古代人的智慧,古人为冷冻保鲜食物,往往会在冬季收集冰块,存入地窖中,到了夏季,用这些冰块,制成冰鉴。

冰鉴,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铜鼎,内外涂抹上一层锡箔纸,用来保温,总之,这冰鉴其实就相当于现代人的冰箱。

当然,这一宝贵知识都还要归功于他前世无聊地刷短视频,有些冷门知识,在那时候刷着刷着就刻进脑子里了。

而现在,正是寒冬腊月,地冻三尺,到处是冰。

他家没有地窖,现在就可以挖了,等地窖挖好之后,趁人手足够,再去麻油河凿冰,把冻厚的冰块搬回来,放进地窖中。

这样,到了夏季,他的冰窖就会发挥出现代人的冰箱功能了。

在靠冰的地方,冷冻野物,远离冰的地方,则用来保鲜,一取两得,完美无瑕。

想到这里,牛有铁突然兴奋的要跳起来。

感觉这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等夏天到来,打到野物的时候,他就不用再折腾着弄腊肉,晒肉干了,直接往冰窖里一拖,想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吃,想什么时候卖什么时候卖。

再也不担心肉变质,卖不到好价钱了。

这时,赵菊兰跟了上来,她有些诧异,心说:他怎么疯疯癫癫的,说话就像不过脑一样。

同时,她也很关心怎么弄鱼的事,可她男人就是一句未提。

“鱼还要咋保存,你直接放院里,一时子功夫就冻硬了,你还能怕它臭了吗?”赵菊兰说。

牛有铁笑了笑,说:“我知道现在放不坏,可是夏天了咋办?这么大一笼鱼,咱一家子一顿能吃多少?剩下了咋办?”

这话问的赵菊兰瞬间失语,也确实,如何保存食物的问题,她从来没想过,当然在这之前,她家穷的叮当响,人都快饿死了,还哪有精力去想那个?

不过想了想,又问道:“这么多鱼,你是咋弄到的呀?”

“我——”牛有铁支支吾吾了一声,便说了下去,“用笼捞的。”

“用笼?咋捞?”赵菊兰很不可思议,她男人打猎运气好也就罢了,居然还能用笼捞到鱼,关键是还捞到了这么多。

“就这样捞的嘛。”牛有铁含糊其辞道。

随即,将笼里的鱼放到烟筒旁,便迈步朝工地走去。

赵菊兰感到无语,又不甘心,又十分好奇,拿笼就能捞到鱼的话,她也想去捞鱼。

门前河里的鱼那么多,光是每天吃鱼,都要节省不知道多少粮食哩。

哼了一声,转身回窑去了。

这时,老太喊了一声“菊兰”。

赵菊兰好奇走过去,随口喊了一声:“奶。”

“你刚刚一直问你男人咋捞的鱼?”

“就是。”赵菊兰立刻严肃了起来。

老太笑了笑,神神秘秘道:“你去立柜里看看,看少了啥?”

“呃???”

赵菊兰一愣,旋即,想也不想,直接走过去打开柜门,检查了起来。

事实上,她几乎一眼就看出立柜里少了什么,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她伸手翻弄了几下,很快道:“奶,您是说,牛有铁把我窑里的蚊帐拿走了?”

“你看少了啥,那就是啥嘛!”老太神神秘秘道。

事实上,她知道孙子一直不敢直说,当然也可能是怕捕不到鱼,回来了会挨骂,但孙子一暂儿捕了那么多鱼,还做了一大锅酸菜鱼,让她一家人大饱了口福,现在,即便是给孙媳妇知道了,也不太可能会生气。

再说蚊帐充其量也就是挡个蚊子的工具,但被孙子拿来捕鱼,发挥了它的最大价值,难道不应该被夸吗?

这话,她感觉是时候说出来了。

“哼哼!”赵菊兰恍然大悟,“没想到他偷偷拿了我的蚊帐,我就说他为啥一直不敢回答我的问题,我一问,他就装了鳖了。”

老太笑着道:“还不是怕你说聒他?”

“我——”赵菊兰感到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