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83渔猎人生(宅成大神)_第361章:元宵节,汽灯子(2 / 2)_梦回1983渔猎人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361章:元宵节,汽灯子(2 / 2)

他都把真实价格缩了十倍,没想他丈姨还嫌贵。

“那,那好吧。”范改花也是无言以对了。

事实上,事情已经到了这步田地,她也不再怀疑什么了,尽管她知道这女婿的话,没一句是真的,但她知道,他替自己建设家园的事是真的。

现在,她只能以每天良好的精神状态来生活,以避免女儿一家人再受到不必要的担心。

事实上,九百块钱拿到地皮的事,在赵菊兰听了之后,也很震惊。

她叹着气说道:“你看你,为了我妈,都快把咱家一半积蓄花光了。”

“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呀!”牛有铁笑着道。

“我说的还夸张呀?”赵菊兰无奈地道:“你看嘛,地皮花了九百块,还要盖两间厦房,大大小小算下来,还不得一千块?咱家之所以没花多少,是因为咱家亲戚多,大半活儿都叫亲戚干了,可我妈呢,她也没几个亲戚,谁肯帮她干活?到时候,咱还不得请人来干,请人的话,天天都要给开工钱,还要管饭,依我看,没个一千五六都下不来场。”

微微一顿,接着又道:“还有盖猪圈,鸡圈,还要买猪娃子,买鸡娃子,还买兔娃子,这些都是钱呀!加起来都快三千块了,你不觉得吗?”

说完,她偷偷瞅着她男人的脸色。

牛有铁知道媳妇这是在考验自己的真心,就笑着道:“那你要是觉得花钱太多的话,那就不花得了,反正你是掌柜的,钱都是你管着的,我是没啥意见,就只是觉得丈姨一辈子了,都没认认真真地过过一回日子,前半辈子,她是在给别人家过日子,过了半天,还被一家老老少少瞧不起,后半辈子,我希望她是给自己过日子,谁的脸色也不看,让她好好地活一回人。”

说完这话,然后,赵菊兰就不吱声了。

心中暗暗窃喜,没想她男人比她还有孝心,当然,她也知道,这又何尝不是建立在她两口子的夫妻关系之上呢?陌生人才不会管呢。

总之,这让她再次相信爱情,相信自己当初奋不顾身,宁愿背着巨额的结婚贷款,也要跟她男人来麻油大队吃苦,现在看来,当初的坚持是多么的正确。

她很欣慰,她男人没有辜负她的一片真心。

就这样,这家人的日子一天天地过着。

有时候,虽然平淡了点,但是从来不缺安全感,至少,没人会担心哪天吃不饱饭,会背着馍袋子沿街去讨饭。

过年的这些天,除了忙侄子侄女的婚事外,牛有铁其实早都待的乏味死了,人闲着,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

本来,他还想着召集几个人进山去打猎,可眼看马上就要到元宵节了,便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知道,元宵节在麻油大队人的心目中,比过年的那几天还重要。

因为元宵节这天,其实也象征着这一整年的收尾,意味着热闹的日子即将被画上句号,过了这天,农民们就要开始思虑种庄稼的事了,然后面朝黄土背朝天,又得辛辛苦苦一整年。

因此,大家都很珍惜这天,甚至,过的比大年还隆重。

现在已经是元宵节的前夕,这天,牛有铁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过节上。

他知道,明晚上每个小子娃都将会提着自制的灯笼跑出来游玩。

实际上在古时候,打灯笼被认为是祛邪祟,镇宅院,当然也有驱散黑暗,带来光明的说法。

但麻油大队的大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说:哪里黑就往哪里照,迷糊子爱到黑处钻。

所谓的迷糊子,其实相当于鬼,但小孩子哪里会知道鬼是什么,他们往往一走就是一大帮子,个个手里拎着灯笼,一手攥着一根棍子,一边嗷嗷吼,一边将棍子在地上敲的邦邦响,总之,全图了热闹和刺激。

前世,牛有铁家穷的叮当响,因此每逢元宵节的这天,没有白纸或红纸给俩儿子扎灯笼,于是他就在前两天晚上,偷偷跑去别家大门外,扯下大门上的对联,拿回家,用剪刀剪下没写到字的部分,然后用面粉煮的浆糊,一片片拼凑着糊到竹条子箍的灯笼骨架上,便勉强凑成灯笼给俩儿子提。

现在想想,都不由得感到心酸。

现在他家有钱了,牛有铁也是大手一挥,直接揭了几十张红白纸,以及牛皮纸。

因为他不仅要给俩小子娃扎灯笼,还要糊一个超大的孔明灯。

事实上,在麻油大队,人们习惯把孔明灯叫汽灯子,因为众所周知,在一个大罩子下面用火烤一阵子之后,这个大罩子就会自动飞起来,因为这罩子里面充满了热气,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奇怪的现象称之为汽灯子。

在这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因此,并不是谁想放汽灯子就能放,光是这么个大汽灯,造价就接近一张大团结,主要是纸贵。

因此,但凡没点经济基础的人,都不敢这样浪费。

再说,即便是有经济基础的财东人家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毕竟,这种汽灯放一次就会烧毁,烧毁了也就什么都没了。

总之,牛有铁打算放汽灯的消息很快就在麻油大队传开了,因此,天还没黑,就涌来了一大批汽灯爱好者。

事实上,往年在周边十里八乡有个放汽灯的习俗,也就是说,看哪个大队里放的汽灯大,放的高,飞得远,哪个大队人就会因此而感到自豪,虽然并不会得到一张被认可的奖状,但这也阻挡不住人们超强的好胜心。

当然,以前生产大队还没解散的时候,在元宵节这天,会由生产队队长带头去搞,所产生的费用都是由所有社员来承担。

但自从生产队解散之后,就再没人放过汽灯了。

毕竟,个别家庭是无法承担得了这样的经费。

不过,并不是每个生产队都不会放,去年的时候,南塬上的几个生产队就有人在放,那时候,周边塬上的村民都很眼红。

“四达,今年我估计南塬人还要放,咱就放个更大的,好杀杀他们的威风。”牛黑军激动地说道。

“必须的!”牛有铁大声道。

随后,在众人的助力下,一个巨大的汽灯框架就做好了,用了将近二十斤竹子,这些竹子大都是是来自于麻油大队人主动贡献出来的竹扫帚。

一根一根,用细铁丝拧在一起。

高有将近四米,直径约八米。

牛有铁感觉,这大家伙飞起来,至少能带飞一个成年人的体重。

比南塬人放的汽灯还大,还少能大两倍多。

就这样,一直到将汽灯糊完,都到半夜了。

所有人都累的坐在地上不想起来。

“是这样,都散了吧,明晚上,都早点来帮忙。”牛有铁吩咐道:“这东西没十来个人,都弄不起飞!”

“能行,都来,去年咱大队没放,今年一定要把面子挣回来!”

“就是……”

随后,大家都纷纷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