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_第821章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2 / 2)_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821章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2 / 2)

“眉公竟然也来了,真是让人想不到!”

对陈继儒这个隐士的进京,感到极为惊奇。

陈继儒听到这番话苦笑,似乎不想提进京的原因。

张溥在旁笑着道:

“眉公是没办法了,被一帮女子堵着骂。”

“来京城是想躲清净,看看有没有办法解决。”

陈子龙听到这番话,才想起京城中的一个传闻:

皇后对陈继儒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不满,阻止他成为元士。

陈继儒如果想被特赐元士出身的话,就必须澄清这句话,甚至把女子纳入国会。

这显然是一件麻烦事,但是陈子龙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陈继儒竟然在江南被女子骂,还没有人敢管。

这让他好奇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

“眉公在江南都会被人骂,难道官府不管?”

江南的官员士绅,没少从陈继儒那里得到指点。

不可能没人维护他,帮他解决困难。

吴昌时这时笑道:

“那就是因为天如兄了。”

“他组建的女工协会,天天派人去眉公门前静坐,时不时还有人去骂街。”

“官府就是想管,总不能连静坐都不许。”

“更何况那些官吏,哪个没有母亲、妻子?”

这就是陈继儒最为难的地方,那些和他交好的官员以母命为由,根本不想插手这件事,以免恶了皇后甚至皇帝。

女工协会因为进献宫女伺候皇后,同样也觉得有靠山。她们在一些贵妇的支持下,整天去陈继儒门前。

就连张溥也约束不住她们,让陈继儒在江南成了笑话。

所以,不管陈继儒愿不愿意成为元士,解决“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已经成了他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他在江南连年都没有过,就随着张溥等赶考的举子进京。

到了京城之后,情况确实是好多了。

虽然京城有女子学堂,仍旧在报纸上孜孜不倦地批判他。

但是这些人大多出身富贵,不会像江南的女工那样骂街。

陈继儒感受到了久违的清净,和钱谦益、董其昌、陈仁锡等人交往甚密。

甚至就连袁可立,也参加了他们的聚会,谈到了京城最热门的历史分期问题:

“牧斋在《生产论》提到的历史分期,当真让人耳目一新。”

“以往都有人说今不如古,如今看器物之变,方知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这是《生产论》发表后,报纸上提出的一个观点。从石器、铜器、铁器的演进,驳斥了厚古薄今的说法,得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这个结论。鼓励人们努力进取,创造出更胜前人的伟业。

这点在枢密院得到了很多支持,他们这些对武器变化感受最深刻,很容易赞成这个结论。

但是也有很多人不认同这一点,引用先贤的话,说明今人远不如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