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_第836章 新学派(1 / 2)_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836章 新学派(1 / 2)

“钱牧斋没有答应。”

“他是铁了心要创实学!”

侯恂恨恨地道,对东林党的前途很是忧虑。

钱谦益的官职不是东林党人中最高的,但是他的名声、还有和其他东林党人的关系,都让他称得上党魁、至少是年轻一代党魁。

在韩爌、孙承宗等人相继老去后,将来能执掌东林的,必然是钱谦益。

这样一个人要自立门户创实学,其余东林党人怎不忧心?

不过也有人表示理解,吕维祺道:

“东林理学,以泾阳先生、启新先生、景逸先生三人为宗,上承龟山先生。”

“牧斋先生就是再有学问,也很难越得过他们,更别说还有二程、朱子。”

“他要自立门户,也是情有可原。”

这番话听着像是为钱谦益辩解,侯恂不满道:

“吕兄也要抛弃理学吗?”

“难道忘记了先贤的教诲?”

吕维祺解释道:

“先贤留下的教诲,吕某一日不敢忘。”

“但是皇上已决定改进理学,还得到朝堂众臣认可。”

“吾等所能做的,就是保全先贤们的学问,不让某些人用注释曲解。”

号召众人积极参与,争取校注四书五经的主导权。

坚守理学的士人,自然积极响应。

但是这件事说着简单,做起来谈何容易!

侯恂皱眉道:

“四书五经校注,是以刘蕺山、钱牧斋为首。”

“没有得到他们认可的,注释就加不进去。”

“最终留下的注释,定然以他们为主。”

这番话在众人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很多人开始认识到艰难。

吕维祺思索一番,提议道:

“蕺山先生也是东林一脉,还与景逸先生相交莫逆。”

“他纵然擅长的是心学,对理学也不排斥。”

“至于牧斋先生这边,尽力维持关系。”

希望能借助东林党之间蟠根错节的关系,把理学融入新学问。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其余人虽然不甘,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可想。

甚至一些人开始思索,要不要投身新学派——

毕竟皇帝对理学已经很明显了,而且在扶持新学派。

将来理学定然会越来越没落,可能被新学派超越。

对理学没那么坚定的,自然想要跳船。

——

怀着投靠新学想法的,不止那些墙头草。

被张溥拉拢入科学的陈继儒、陈仁锡,此时就很兴奋。

因为他们可是知道,皇帝任命的校注负责人不止刘和钱,张溥被排在了第三位。

这代表着皇帝眼中不止有心学和实学,科学也处在同等地位。

他们作为科学派的元老,定然能在学界扬名,甚至有机会成为圣贤。

陈仁锡既喜又羡道:

“皇上对天如真是偏爱,这么看重他创立的科学派。”

“就是不知道天如这次考得如何,能不能把科学的名号立起来?”

作为后起之秀,张溥在天下间名声虽大,却是根基不深。

与之相比,刘宗周早已是天下公认的一代学宗,他主持四书五经校注,没人能够反对。

钱谦益以前在学问上差了点,但是却文名满天下,还是东林党新一代的党魁。在发表《生产论》后,已经被视为儒学宗师。

张溥的科学创立虽早,根子却源自西学。这门学问在天下间的影响不大,需要张溥亲自摇旗呐喊。

如此自然很考验张溥的名声,还有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