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_第843章 实证史学(2 / 2)_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843章 实证史学(2 / 2)

“把皇史宬、翰林院、文渊阁等收藏的非涉密图书放在里面。”

“今后万不可发生这样的事情,连曾经的正史都能失传。”

这个措施,得到群臣的一致称赞。

朱由检又针对《旧五代史》具体道:

“《永乐大典》等图书中,曾经引用《旧五代史》。”

“国史馆可派人辑录,争取恢复一些。”

“这个《旧五代史》残本,可以作为正史。”

“辑录工作,就由……”

看了一圈,朱由检迎着群臣期待的目光,任命道:

“陈仁锡为总纂官。”

“从今年的进士和副榜中,挑选擅长《春秋》的士子编纂。”

陈仁锡惊喜不已,急忙上前谢恩。

虽然辑录《旧五代史》称不上编撰史书,却也是青史留名的大事。

他靠拢皇帝的做法,如今得到了奖励。

不过,朱由检的任命,显然不止这一个,他又向群臣道:

“四书五经点校后,历朝历代的正史,同样需要点校。”

“国史馆以后的任务有很多,可以先提前准备起来。”

“已致仕的大学士,更是要发挥余热。”

这么明显的立功暗示,内阁大学士听到后,都是非常兴奋。

四书五经校注他们在学术界名望不够、不方便以权势强行参与。

但是正史点校,那就没什么妨碍了。史学的关注度毕竟不如经学,却同样能随着留名青史。

君臣之间,开始商讨哪些是正史,选择要点校的原本,做好前期准备。

最终,《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这二十二部史书,被确定为正史。

再加上《元史》和前段时间开始编撰的《蒙元史》,一共二十四史。

这二十四部史书,就是官方确定的正史。

其他《通典》《通鉴》等史书虽然也很重要,却不在正史之列。

不过它们也需要点校,甚至辨伪存真。

朱由检对此说道:

“正史不代表完全是信史,野史、别史、杂史也并非完全不可信。”

“只是正史的可信度相对更高点,在没有其他反证前,姑且当作信史。”

“不过若有其他史籍提出反证,那就可以论述,对其展开辨伪。”

“经过辨伪存真后,确定哪些是真的历史。”

这个课题,显然是更大了。

群臣只要想想单单正史就有二十四部之多,野史、别史还有不知多少,就感觉头皮一阵发麻,认为这件事实在太麻烦。

但是翰林院那帮人,却是非常高兴。尤其是专心学术的人,认为这件事能够做一辈子。

钱谦益则看到了推广实证史学的机会,出言道:

“臣以为不但要看史籍,还要寻找实证。”

“有史籍记载、又有实物印证的,方才是完全的信史。”

“以实证史学,取代义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