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_第852章 荷兰奥兰治亲王(2 / 2)_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852章 荷兰奥兰治亲王(2 / 2)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2310 字 12小时前

这两个地方都是荷兰的大城市,海牙是事实上的首府,阿姆斯特丹则是贸易中心。

如果大明要同荷兰发展官方关系,海牙自然更好。

如果只是做贸易,那就设在阿姆斯特丹。

以当前的敌对局面,大明与荷兰发展官方关系的可能性不大,葛九思倾向于建在阿姆斯特丹,向商人发放贸易配额。

但是阮大铖思索后,却认为应该建在海牙:

“泰西与大明不同,他们这边的公司多,荷兰与英格兰都有东印度公司。”

“英格兰对荷兰之所以如此敌视,不仅是因为他们杀了十个英国人,还因为这个做法,让英格兰在南洋的贸易断绝,影响到东印度公司的股价。”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规模更大、股东更多,关系到很多荷兰商人的利益。”

“大使馆建在阿姆斯特丹,会受荷兰商人排斥,贸易配额的作用也不大。”

掌握着南洋大部分航线,荷兰东印度公司有不鸟大明的底气,甚至想逼迫大明敞开贸易。如同掌控香料群岛一样,掌控大明的生产。

对大明的贸易配额,他们不会很重视,大使馆甚至会受东印度公司股东的排斥。

葛九思在明白这点后,想到了阮大铖在英格兰的操作,说道:

“那就建在海牙,如同在伦敦一样,向贵族发放贸易配额。”

“只是荷兰贵族愿意合作吗?他们还在和大明开战。”

阮大铖笑着说道:

“和大明开战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荷兰贵族有什么关系?”

“泰西人最是看重利益,只要这些贵族不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他们就不会在意这些。”

“反而会很高兴拿到贸易配额,获得同大明贸易的入场券。”

“咱们好好打探一下,哪些贵族拥有船只、却又在东印度公司没股份。”

“同时问问奥兰治亲王,他有没有当国王的决心?”

对此兴趣很大,阮大铖很想看看奥兰治亲王为了成为国王,能付出什么代价。

如果肯牺牲东印度公司,大明不介意扶持他当国君。

——

定下这个策略后,阮大铖、葛九思前往海牙,开始到处活动。

他们的到来不出意外引起轰动,荷兰同大明虽然敌对,却也是对大明最了解的泰西国家之一。

尤其是和大明战争的数次失败,让他们认识到大明的实力。

对阮大铖这个大明使者,他们当然不敢轻视。

对葛九思这个皇帝内侍,更是觉得很稀奇。

在阮大铖表示要在海牙建使馆,作为地中海以北欧洲国家的总使馆,负责和官方交往和贸易配额后,荷兰的贵族都很高兴,海牙人也与有荣焉:

看看,连大明都认可海牙是欧洲北方的中心。

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如何能与海牙相比。

时任奥兰治亲王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对大明使者的到来也很欢迎。

尤其让他喜欢的,是阮大铖提到的三国故事。

无论是曹操、曹丕父子篡汉,还是司马家族篡魏,都让他很感兴趣,感叹道:

“从权臣成为君主,这一步并不容易。”

“有君位继承尚且如此,更别说没有君位。”

这是他最为难的地方,在反抗西班牙之前,他的家族只是拿骚伯爵。

荷兰独立之后,也只是成为奥兰治亲王,而非国君之位。

现在他追求是通过继承法案,由奥兰治家族世袭执政之位。

但是阮大铖对此,却是嗤之以鼻,向他道:

“《左传》曰: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亲王殿下成为世袭执政,看似得到了实利,其实却没有拿到最重要的名器,无法以国君身份册封爵位。”

“这样如何封赏功臣,如何让他们继续支持殿下?”

“反而因为殿下暴露了野心,会引来更多的反对者。”

“那些反对派在殿下离世后,一定会废除这个法案,甚至严防奥兰治家族再出现执政。”

向奥兰治亲王讲述窦宪、梁冀、董卓等权臣被杀的例子,认为奥兰治亲王这样做,根本是让敌人团结起来做准备。

奥兰治亲王听到后顿时色变,觉得阮大铖的提醒,确实有其道理。

如果奥兰治家族不能成为国王,拿什么封赏他们的支持者?

反对者一定会更反对,法案制定后也能被废。

只是他也有为难的地方,很是为难地向阮大铖道:

“荷兰没有王位,又信奉的是新教,不可能得到教宗加冕。”

“我就算想成为国王,也没有王位承袭?”

这个理由,让阮大铖听得几乎呆住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罗马教廷的影响力。

类比东周之时,他觉得此时的欧洲,处于礼乐尚未完全崩坏的春秋时代。诸侯虽有实力,却很难僭越称王。

得等到天子自坏礼法,实力强的诸侯才敢纷纷自立为王,进入战国时代。

在此之前,是没法自立为王的,会引来其他诸侯针对。奥兰治亲王如果擅自称王,会引来整个欧洲的贵族反对。

荷兰又没有楚国那样的实力,当然不能这样做,荷兰人也不会支持奥兰治家族。

想着孙元化出使罗马教廷的事情,阮大铖貌似感叹道:

“等大明和罗马教廷签订条约就好了。”

“那时大明册封的贵族,就能得到教廷的承认。”

“殿下只需向大明朝贡,就能得到大明册封的王位。”

似是有意、似是无意,说明大明皇帝能册封国王,并且得到教廷的承认。

奥兰治亲王听到后脸色数变,一时竟然不知道是愤怒还是欣喜。

他身为荷兰实际上的统治者,自然是不愿臣服他人的。

尤其是大明与荷兰还是敌国,发生了数次战事。

但是荷兰国王的位置,他又非常渴盼。

如果不想办法解决王位的来源,他有可能这辈子都当不上国王之位。

错过他之后,奥兰治家族想继续成为执政就需要一直立功劳。他很担心会像阮大铖说的那样,被反对者推下执政之位。

一时间,他不知道是希望大明同罗马教廷顺利签订条约,还是希望这个条约被破坏。

怀着这个想法,他对大明使团的态度更加热切。虽然没有再谈朝贡的事情,但是对阮大铖提出的寻找伦勃朗、购买风车技术等,都是全力支持。

大明在海牙的大使馆,同样也顺利建立,成为大明和欧洲北方诸国交往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