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_第一百六十一章 两党合流(2 / 2)_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两党合流(2 / 2)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因此,苏联基本上是两党的眼中钉,更别说苏联还是工党国家。

即便苏联不是工党国家,阿道夫也不可能放任卧榻之侧,存在这样一个可能威胁德国霸权的巨型体量国家存在。

弗劳恩费尔德主动说道:“我们奥地利民族党的力量有限,所以在德奥合并的过程中,阿道夫阁下领导的德国民族党天然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尤其是未来两国合并中,奥匈帝国其他地区可能发生的其他民族暴动问题。”

阿道夫信心满满的说道:“这一点不需要担心,等我成为帝国首相后,会积极推动两国合并事宜,届时,就算有反对者,他们也不可能对抗帝国的军队。”

“当然,这是最坏的情况,对于奥匈帝国的其他民族,我们可以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加入雅利安大家庭中来。”

阿道夫虽然在种族问题上比较极端,可这并不意味他不懂得变通,他想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奥匈帝国,而不仅仅是奥地利。

尤其是波西米亚的工业,还有匈牙利的农业,这都是增强未来大德意志国力的重要区域,因此,阿道夫愿意给他们融入德意志民族的选项。

奥地利民族党这么识趣,阿道夫也投桃报李的说道:“等到帝国统一的那天,也是德国民族党和奥地利民族党合并之时,未来我们的政党就可以统称为德意志民族党。”

“而弗劳恩费尔德阁下等人,也将进入大德意志帝国政府的最高决策层,继续为德意志民族做贡献。”

“不过在此前,我们两党合并的消息,还是需要保密,以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关注。”

阿道夫的话,在座的人基本也明白,那就是偷偷的进村,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后,再公开两党其实是一家人的消息。

弗劳恩费尔德也表示认同:“这也是我们此行秘密前来德国的原因,如果只想得到奥地利,那可以大张旗鼓的进行活动,但是,想要得到整个奥匈帝国,就必须谨慎小心,不留话柄,甚至是不能引起其他势力的关注。”

如果在两国合并之前,爆出德国民族党和奥地利民族党的关系,那奥匈帝国其他地区和民族,就可能率先发难,阻止两国合并为一个国家的局面出现。

这也体现出了阿道夫的狡猾,实际上前世德国在他的带领下,就经常使用这种战术,也就是“偷袭”,像对波兰的战争,法国的战争,到最后对苏联的战争,都是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像德国和奥匈帝国合并这种大事,更是要提前布局,且不给其他反对者反抗的机会。

等到德国军队进入奥匈帝国,其他人再想阻止,也都无济于事,因为合并后的大德意志帝国内部,德意志人口占比就接近七成,这种情况下,其他民族翻盘,根本不可能实现。

当年奥地利帝国也是打着这种算盘,只要统一德意志,那民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结果被普鲁士打了个晕头转向。

如今,彻底反过来,变成了德国想统一奥匈帝国,并且,奥匈帝国的国力几乎不可能阻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阿道夫彻底掌握德国的大权之后,才能够开始实现。

阿道夫说道:“现在,奥地利民族党也应该有所行动,毕竟,你们在奥匈帝国的影响力只局限于奥地利,这是不行的。”

“在匈牙利,波西米亚等地区,同样有不少德意志人分布,他们也应该成为你们拉拢的重点对象。”

“他们是我们维持未来帝国稳定的重要力量。”

即便是非奥地利地区,也有数量比较可观的德意志人分布,就像波西米亚的苏台德地区,这还只是比较典型的德意志人聚集区。

匈牙利等地方,也有星罗棋布的德意志人聚集点和社区,毕竟奥匈帝国政府,这几十年来,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他们也在积极推动本国人口的相互流动,试图缓解民族问题的爆发。

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口民族分布,当然,奥匈帝国政府的这一措施,并不顺利,毕竟反对者的力量过于强大。

这一点反而是东非做的最好,别说民族聚集,就是特殊的民族社区在东非都不存在,连婚配问题,当年东非政府都要过问。

而奥匈帝国因为各种政治势力的相互牵扯,反而做不到这一点,当然,如果德意志人口能达到四成,当年的情况可能就不一样。

在奥匈帝国早期,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的人口,刚好在四成以上,因此,两国才能一起统治奥匈帝国。

因此,只要主体民族数量足够,配合对应的政策,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至于主体民族不足这个关键问题,德奥合并反而是最有效且快速的方案。

阿道夫说道:“诸位,这是一次决定未来德意志民族命运的会议,我希望大家在事成之前,一个字也不要对外透露,等到我们成功的那一天,我们就是德意志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功臣。”

……

对于两党的密谋,别说鲁道夫了,就算德国政府都想不到还没有上台的阿道夫等人胆子这么大。

至于鲁道夫,他的关注重点,从来都没有放在民族党身上,因为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工党这个心腹大患,然后是平衡国内的民族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帝国的经济危机,根本就顾不上一个只在奥地利活动的“小”党派。

自从1931年以来,鲁道夫基本都在镇压全国各地的工党分子叛乱,连维也纳都爆发了三起威胁政权的大型叛乱,更别说其他地区,大大小小的叛乱就已经把他的精力牵扯了大半。

尤其是波西米亚地区,这个奥匈帝国工业最发达的地方,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冲突发生,还有捷克民族主义分子浑水摸鱼。

帝国唯一特殊的地方是匈牙利,毕竟匈牙利因为战争,已经进行过了一次重新分配,加上本身缺乏工业,反而比较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