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就比如苏联的五年工业发展计划,基本上在全世界的认知里,这种工业发展制度,就是抄袭东非。
当然,东非的五年计划,工业领域的色彩,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浓厚,而是更倾向于各个经济领域,包括金融,科技,农业,服务业等等。
金融这方面,苏联基本上没有,科技方面,苏联属于后发国家,自主研发能力并不强,甚至要出动契卡组织,盗取别国的技术。
当然,这种事东非也没少干,尤其是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东非科教产业比德国,美国相差甚远的时候,东非的国家安全部门有时也会客串“技术偷盗者”。
农业方面就比较特殊了,苏联在农业方面其实投入不小,但是最终能取得效果,那就并不是很理想了。
总而言之,当下苏联五年计划的重点基本放在工业领域,尤其是重工业层面,连轻工业都没有发展起来,所以苏联和其他工业大国的差距还十分显著。
即便如此,1931年苏联的工业,总量也已经能排到欧洲第二位,仅次于德国。
不过,这个排名终究是有一些水分,因为这个时候,其他欧洲国家基本上都在经济危机中苦苦挣扎,大量企业破产,工厂停产,工人失业。
因此,其他国家的工业活动在大幅度衰减,但是,这并不意味他们的工业实力就比苏联差太多。
男人听完妻子的话后,无奈说道:“不知不觉,来到东非已经将近十年,可是我们的复国大业却看不到一丝希望,而且,其他各国都扶持了别的势力,即便未来苏联真的垮台,我们真的能重新罗曼诺夫王朝的荣光吗……”
说话的人正是“沙皇”阿列克谢,此时,相对于刚刚来到东非时的懵懂无知,如今的阿列克谢无疑成熟了许多。
并且,他的两个姐姐已经嫁人,而阿列克谢本人也在东非成家立业,虽然身份高贵,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最终阿列克谢选择和流亡到东非的原沙俄贵族小姐结婚。
他的姐姐们倒是没有选择和沙俄贵族联姻,而是选择和东非人组建家庭,并且在阿列克谢成年后,基本不再参与政事,或者说她们的心气早就被磨平了。
只有阿列克谢这个“沙皇”还在坚持复国大业,毕竟这是他逃避不了的责任。
阿列克谢在东非的生活时间已经超过十年,他抵达东非的时候,一战都没有结束,他的妻子一家则是在一战结束后,逃亡出来的。
妻子说道:“苏联的政权已经彻底稳固,除非其他国家出兵干预,但是即便强大如德国,都不可能这么做,更别说海外的这些国家了。”
“尤其是近些年,东非政府对我们的支持明显越来越少,现在,这个所谓的流亡政府,更像是一群落魄者集会追忆的地方。”
东非扶持沙皇俄国流亡政府的目的,本来就不是给苏联添乱,而是当初希望利用阿列克谢,把原俄国的贵族,有钱人和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吸引到东非来,为东非经济添砖加瓦。
因此,在沙皇俄国流亡政府刚成立的前三四年里,东非政府还比较积极,可是之后,对这个流亡政府,基本也就没有多少关注了。
毕竟这个时间段,苏联已经夺取全国政权,并且对原权贵抄家灭族,至于能跑的,之前就跑光了,后面即便有逃出苏联的俄国上层阶级,基本也是一些“穷光蛋”。
当然,东非政府对阿列克谢等人,也不是完全不管不问,至少他的安全,东非政府还是比较在意的。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苏联政府对沙皇俄国流亡政府的兴趣大大降低,东非在阿列克谢安全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少。
至于苏联方面,为什么会放弃阿列克谢这些沙皇俄国余孽,主要还是阿列克谢等人,对苏联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
反倒是,其他国家扶持的俄国资产阶级流亡政府,吸引了苏联安全部门的全部关注。
阿列克谢叹了口气说:“东非政府从一开始,对我们就只是利用,事实上,他们从来没有出资帮助我们策划过一些大的活动。”
“甚至连东非政府和苏联之间的外交,都不如其他国家和苏联之间那样强烈,因此,指望东非帮助沙俄复辟,还不如指望猪能上树。”
东非在对阿列克谢的支持上,力度十分有限,沙俄流亡政府早期,还能借助俄国的人脉,搞一些破坏活动,可苏联工党彻底掌握全国政权后,他们昔日的人脉,也不复存在,要么在西伯利亚大监狱服役,要么扫大街。
而流亡东非的原本沙俄支持者们,显然也不可能一直自掏腰包,支持帝国复辟,东非政府也不拨款,甚至经常限制他们搞出一些过激行动。
因此,现在的沙俄流亡政府,基本上就是一个俄国失意者俱乐部。
阿列克谢的妻子,反而对所谓的复国大业不感兴趣,她说道:“这也是好事,至少我们的安全性还是可靠的,复国对于我们本来就是镜花水月,而且,即便真的复国,那最后继承苏联遗产的,也不可能是我们。”
他的妻子心态放的很开,因为她知道俄国人永远也不可能再接受沙皇的统治,即便是东非人,也不可能认为君主制度是什么好玩意,也就是如今东非经济和社会稳定,所以绝大部分人不计较这件事罢了。
基本上去君主制的国家,想要再恢复,就很困难,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难度越来越大,如果安心当吉祥物,才能保证君主制的延续。
当然,恩斯特的特殊性在于他是开国君主,且在他统治下,东非还没有出现问题,因此,皇室还能掌握大权,但是只要恩斯特死后,这种格局大概率会发生改变。
因此,莱茵帝国皇室,也一直在寻找后路,并且最终完成权力的平稳交接,这其中就包括皇室人员的分散问题,以前莱茵皇室人丁稀薄,很多想法无法实现,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恩斯特的直系血脉就接近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