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俊俏少年)_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声吼(1 / 2)_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声吼(1 / 2)

建康城楼之上,司马绍带领着两万守军艰苦抗击,浴血奋战。

太学宫之内,唐禹站在高台上,俯瞰上千儒生。

而儒生们则是围绕在他的身边,仰着头,垫着脚,伸着手,恨不得触摸到他的身躯,触及到他的思想。

有人用刀剑抗敌。

而思想却是最锋利的刀剑。

唐禹看着他们,缓缓道:“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我们民族的选拔制度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察举制逐渐形成。”

“诸君都是读史之人,当知察举之核心,在于孝、廉、经学三者,凡入仕者无不通经学儒理,已成共识。”

“而如今呢,世家大族把持文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门第出身竟然比本身的才学、道德更有用。”

“因此,投胎成了做官的最重要条件,圣人经义则不读也罢。”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总是抱怨,总是愤懑,总是感叹不公,却从无一人去真正考虑怎么解决。”

他娓娓道来,让众人心中憋着一口气,仔细倾听。

在场千人,竟然安静得落针可闻。

唐禹叹息道:“《尚书》言:非知之艰,惟行之艰。这是知易行难之理,然我观如今尔等,竟连知之亦难做到。”

“儒生何以轻贱?儒学何以没落?非战乱也,非书籍失传也,皆因选官制度也!”

“制度就决定了,我们这些出身贫寒的人,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

“就算你才高八斗、学识渊博,堪比亚圣又如何?谁人知晓?谁给你发挥的舞台?”

“我们这些人,参加清谈都没资格单独说话,都没人听我们说话。”

“要改变儒学儒生之处境,唯有改变制度。”

他看着在场众人,呢喃道:“我们不该再用如今的制度,那是为世家贵族打造的制度。”

“我们该开进士科,该开科举。”

“任何人,只要寒窗苦读,博览群书,只要刻苦奋进,深谙圣道,即可参加圣人经义及策论考试,凭借学识取得成绩,凭借成绩取得职位,构成这朝廷之官员。”

“唯有如此,儒生才有出头之日。”

“唯有如此,平民百姓才有读书翻身之日。”

“唯有如此,官僚才不至于平庸,贪腐才不至于糜烂,朝廷才不至于全是蛀虫,江山社稷才会焕然一新。”

“唯有如此,才有人尊重才华,尊重知识,尊重每一个明德、明理、明义、明政之人。”

“唯有如此,百姓才知道好与坏,官员才有基本的道德,天地才不至于如此黑暗。”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无数人听着这些话,宛如醍醐灌顶,震得他们浑身发颤。

他们没有怒吼,没有呐喊,只是眼神炙热,拼命朝前挤,想要靠唐禹更近。

唐禹看着他们,缓缓笑了起来。

他喜欢演讲,他总被成功的演讲所感动。

什么东西最让人折服?什么东西最有魅力?不是金钱,不是美人。

真正有魅力的,是站在高台上,用话语让平凡的灵魂最终觉醒的人。

最伟大的演讲家,一定是最伟大的政治家。

在他的心中,最伟大的演讲家,不是那位留着小胡子的落榜美术生。

而是那个叫弗拉基米尔的人,一个普通的人。

当唐禹站在这个位置,当他看着眼前无数炙热的目光和兴奋的脸庞,他就会回想起伟大导师的模样,心中燃烧起熊熊的烈火,足以将世界焚毁的烈火。

……

“奇怪,司马羕哪里来这种本事,竟然能把守军指挥得井井有条,资源调度、查缺补漏、密不透风,让我们举步维艰。”

“五万大军攻城,如果对方这样打,我们真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王敦脸色很不好看,咳嗽了几声,大声道:“暂停进攻,让士兵重新整顿。”

话音刚落,外边就有亲兵快步跑来,大声道:“报!将军!郗鉴率领两万余流民军,已从北篱门进入建康城了。”

“什么?你说什么?”

王敦直接站了起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呼道:“不可能!谢秋瞳和钱凤不可能连一个郗鉴都挡不住!”

又一个亲兵冲了进来,急忙喊道:“启禀将军,钱凤将军所部一万之众,突然出现在石头城以北十里处,正以最快的速度朝石头城而去。”

“谢秋瞳之北府军,正南下直扑王含将军北部侧翼,已经在发动进攻了。”

听闻此话,王敦一时间都站不稳身体,只觉头痛欲裂。

他忍不住发出一声吼:“无耻!卑鄙!可恶!钱凤你跟了我二十年,你对得起我这么多年的栽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