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把谁当做傻子呢?
梨月素来是人小鬼大,平日里不声不响。
对这些丫鬟婆子你争我夺的事情,她总是冷眼旁观的看着。
看了这么许多年下来,就算是没经过事情,也懂得个八九分了。
孙财家的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同宋婶子又算不得关系好。
怎么会突然想起关照起福姐了?
想必是这两天得了她们姑侄的好处,跑到这里来做顺水人情来了。
依着宁国府里的规矩,无论哪个院子的丫鬟们调动,都得经管事房允许。
还要管事娘子带着名帖子,回了主家的奶奶知晓,才会带人过来。
孙财家的仗着宁夫人的脸面,不知这样私下寻人情的事情做了多少。
最可恶收银子办事不算,还要把这坏规矩的事情,随便甩到旁人头上。
口口声声怕梨月在燕宜轩小厨房忙不过来,这才送福姐来打杂帮忙。
这话若是说到旁人耳朵里,是个人都会觉得,是梨月太过轻狂了。
“孙妈妈,您是锦鑫堂的掌事妈妈,怎么倒不懂得规矩了?”
梨月心里觉得恶心,从孙财家的掌心里抽出了手。
“我是厨房里的丫鬟,没有主子或姐姐们的招呼,不能随便进正房屋。当初我在锦鑫堂小厨房的时候,孙妈妈把这条规矩说过好几次,我记得清清楚楚。如今在燕宜轩覃奶奶的院里,自然也是同样的规矩。”
她抽出手来不想去,孙财家的这种老油子,当然知道缘故。
伶俐丫鬟都掐尖儿要强的,梨月连孙小玉都比下去,自然也是这个性子。
霸占住了上好的差事,当然不肯与旁人分好处。
孙财家的在宁国府半辈子,这些事看得清清楚楚。
不过这些小东西们的争争抢抢,她从来也不放在眼睛里头。
宁国府的内宅里除去主子们不算,就是她们这些管事人做主。
她们这些老家伙们,到底年纪大路数儿多,外头的事情也清楚。
内宅的女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凡事都要靠她们调停管理。
别看各院的丫鬟们花枝招展耀武扬威,不过就是些猫儿狗儿似得玩意儿。
主子们的喜欢也就是一阵子,谁还拿她们当做正经心腹不成?
“好!到底还是小月懂得规矩,那么你就同着福姐在这里等着,我自己进正房去,将这桩事回禀覃奶奶。小厨房的差事辛苦,小月年纪小脸皮儿薄,想添人手的话不好说,等孙妈妈进去替你说,让福姐过来陪你!”
孙财家的笑得春风满面,扶了扶额上的包头,就往燕宜轩后门走。
她迈步的时候本想拉上福姐,可心里想了想又算了。
方才梨月话里话外说的明白,福姐说到底是个打杂烧灶的,要引荐也得等里头发话,再叫她进屋,直接领进去确实不像话。
而且福姐这杵窝子模样,万一进门去话都说不圆全,反倒把事情办坏了。
孙财家的摇摇摆摆的走了,福姐站在一旁还有些不知所措。
两只耳朵活像摆设,仿佛没听见孙财家的和梨月对话,还要跟着往外走。
“福姐,你在这里等等,我有些话要问你!”
梨月根本没管孙财家的,而是反手扯住了福姐的衣袖。
福姐依旧是低头折腰的模样,缩着肩膀垂着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