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83渔猎人生(宅成大神)_第332章:活着的意义(2 / 2)_梦回1983渔猎人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332章:活着的意义(2 / 2)

这时房内叽叽喳喳,热闹的就像逛庙会一样。

不一会功夫,赵菊兰就炒好了菜,然后,这一大家子人就聚一起吃喝了起来。

一直到很晚的时候,牛有银才提醒众人,道:“过会咱还要去家谱底下里,甭把时间误了。”

“误不了。”牛广文笑了笑,觑了眼手腕上的机械表,大声道:“现在还不到22点钟哩,去家谱下,是晚上零点钟,也就是23点59分的时候。”

“他广文达有表哩!就给咱把时间把握好。”杨宝凤笑着说一句。

“放心,时间我把握着哩。”牛广文略显得意道:“你们就放心吃喝。”

这时,赵菊兰走到她男人跟前,小声说:“还剩了两碟子肉菜,我给你放到竹篮子里了,去的时候,你提上就可以了。”

“嗯。”牛有铁点点头。

再过了不一会功夫,在场的人就散了,他们都各自回家,去准备吃的菜去了。

热热闹闹的厦房内,一瞬间就变得空荡荡的。

这时候,老太都困得睡着了,老爷子也差点睡过去,好几次,都被高蓝英一把拍醒。

她开玩笑地道:“你看你,跟那春狗狗一样,稍时功夫,就打了五六个盹!”

“啊哟!困得很么!”老爷子咬了咬牙,倦乏地道:“过个年,感觉比犁十亩地还累人!”

“我都把你衣服拿好了,过会儿,去家谱底下的时候穿上。”高蓝英碎碎念叨似的叮嘱道:“现在这人,你穿的不好,人家还瞧不起你,所以,咱就穿好些,也不看他人的脸色。”

“知道知道,你就聒聒聒,跟尿蜂子一样,话比屎都多!”老爷子不厌其烦道。

说着,瞅了儿媳妇一眼,忍不住道:“你去帮大庆他妈,把地上收拾一下嘛!”

高蓝英撇撇嘴,小声嘀咕道:“怕你睡实了,好心把你叫醒,你反倒还怪我,一点都不知人好!”

说完,就恼的走开了。

赵菊兰笑了笑,没有搭腔,她知道他们老两口一辈子就这样,骂骂咧咧,一个看一个不顺眼,却几十年如一日地走到了现在。

高蓝英来到火炉前,佯装看了看锅里的水是否烧开,停顿了片刻,便又走到衣柜前,将她男人的军绿大衣取出来,撂到了炕上。

炕上有点脏,老爷子心疼地道:“你把这拿出来弄啥?放回去,甭给我弄脏了,走的时候,我知道穿。”

高蓝英又是一阵无语,没管他,走开一边去了。

“妈,你甭管他了,我达又不知好。”赵菊兰忍不住笑着道。

“好,从现在起,我就不管他了。”高蓝英故意大声说道。

随后,她便又帮着儿媳妇一起收拾地上的烂摊子。

“这些怂人,也真的是,说来就是一大帮子,说走,呼啦一下,全都走了。”赵菊兰突然感慨道。

“还不是因为咱把日子过好了,倘要是放到往年,你看,他们哪个会来!?”高蓝英说道。

“就是,现在这人,势利眼重的。”赵菊兰说:“一点都不像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了。”

“以前大家都穷,所以没人因为看你穷笑话你,现在不一样了,自打分田过户之后,穷人和富人就分出来了……”

“不管咋说,富人还是勤快的多,穷人出懒汉!”

就这样,这婆媳俩有意无意地辩论了一会功夫,再过了没多久,牛有金父子俩,牛有银父子四个,以及牛有铜父子仨,都陆陆续续地跑来了。

他们每家都准备了一道菜,有的炒的是鸡蛋,有的炒的是土豆丝,或者凉拌菜,然后喊上牛有铁和老爷子,就一同往家谱底下去了。

家谱设在郊野的麦田里,汇集了整个麻油第二大队姓牛的所有男人,不分辈分大小,当然,除了未成年的小孩不去外,其他人都要去。

仪式也简单,就只是大家聚在一起,在麦田里划一处空地儿,给祖先烧些黄裱纸,香,以及,上一些贡品,完了后,再以户为单位,将各自从家里带来的菜品摆一起,然后供集会的人吃喝,同时也相当于是敬献了祖先。

在这时候,谁家带来的菜好,谁就会被族人看高一分,同时也体现出这家人的大方,舍得把最好的菜献给祖先,名义上是献给祖先,实际上都是大家一起吃的。

牛有铁父子们来到集会现场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提前来了,人群中间,燃烧着一堆火,所有人围火而坐,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因为来的比较晚,所以,这父子们就坐在人群后面,一直到牛有铁上前敬献菜时,人们才注意到了他。

这时候,支持事务的牛耀军就当着族人的面儿说牛有铁带来了两碟肉菜,大家一听到肉菜,就都激动地“哦哦哦”地吼起来,并盛赞牛有铁大方。

就这样,祭拜完了之后,族人们便开始围在一起品尝这些菜品,一边喝酒划拳。

有的人则旋在一起交换着看家谱上的名字,一共有十几本,类似于古书一样的旧书籍,大部分都已经很烂了,纸张泛黄,变脆,稍一用力,就像黄裱纸一样烂掉,有的还缺少了页码。

这时候,识字的人,就会帮助文盲找到其家族成员的名字,然后一个个念出来。

当人们听到自己家族成员的名字,上了族谱的时候,就都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感觉就像是被某种权威机构认可了一样。

牛有铁也好奇凑过去翻看起了家谱,这时,老爷子好奇道:“你找找看,咱一大家子人都在哪里?”

“好。”牛有铁好奇地翻找了起来。

片刻后,在第十二本书籍上找到了他一大家子人的名字。

一个个念给了父亲听,可念到他一家的时候,停了下来。

老爷子也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好奇问:“咱大庆和二庆呢?”

牛有铁没搭腔,又仔细地找了一番,发现,他俩儿子的名字根本就没在这家谱上。

“是不是还没上家谱?”老爷子关心地问。

“嗯。”牛有铁点点头。

“你看看你广卓哥的俩女子,在不在上面?”老爷子试着说道。

“好。”牛有铁又急忙查看了起来,很快,他就在第十一本上面找到了他广卓哥的两个女儿。

一时间,牛有铁都感到无语了。

“是不是都在?”老爷子问。

看儿子沉默的样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微微一顿,说道:“你甭多想了,其实,修订家谱的时候,我估计,统计的人也是没用心,要不就是为了省空间,就故意没写,节约纸张。”

微微一顿,又说道:“你应该也知道,这家谱,当时是由你广卓哥,广文,还有村支书弟兄几个,另外还有几个人,具体我不清楚,他们共同出钱修的,所以,人家的老老小小一个都没落写。”

牛有铁点点头,父亲说的话不无道理。

他还在想这家谱上,为什么就只写了他一个人的名字,连他媳妇名字都没有时,他父亲突然开口说道:

“下回再修的时候,咱也出点钱,到时候,家谱上还能落下咱家人的名哩。”

“下回啥时候修呀?”牛有铁好奇问。

实际上,关于修家谱的问题,他也不清楚。

“随时可以修。”老爷子说道:“只要你有钱。”

“能行么,我自己一个人出钱修。”牛有铁愤愤地道。

他知道,作为牛氏家族的成员,连自己家人的名字都上不了族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那你就出钱修。”老爷子干脆地道:“干其他事,达不支持,但是干这事,达是一万个支持。”

“好,等过完年之后,我就想方子重修家谱。”牛有铁语气果决道。

一边暗下决心,真要是修的话,他肯定要比现在这个家谱修的要好,而且,还会针对一些对族人有突出贡献的人,单开一页,并编撰出其生平经历,以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