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极的发言,让东林党人察觉到阉党争夺释经权的苗头。
他们在这点上,当然要坚决打击。
詹事府少詹事倪元璐道:
“陛下,《三朝要典》一书成于逆竖,黄立极名列总裁。”
“如此佞人,怎可言史?”
“请陛下速逐此人!”
直接要求把黄立极驱逐,赶出经筵大典。
这么激烈的态度,别说朱由检听得惊了,群臣也没想到倪元璐如此刚烈。
被要求逐出的黄立极更是脸色煞白,没想到时至今日,自己还遭到如此对待。
他一时间不知是羞是恼,手臂缓缓抬起,就要脱帽请罪。
朱由检当然不想让他这样,更不想在东林党和阉党之间做选择。
趁着其他党人没有反应过来附和,他当机立断呵斥:
“《三朝要典》,是先帝敕命编撰。”
“因为不够完善,已经被朕要求改为《三朝纪事》另编。”
“倪卿是不知此事吗?”
“怎可如此妄言?”
斥责倪元璐乱说话,不要胡乱发言。
黄立极见此情景心中大定,知道皇帝仍旧在护着自己。
他抬起的手臂也缓缓落下,没有再想着脱帽谢罪。
倪元璐梗着脖子说道:
“《三朝要典》,为阉竖之权屈役史臣之笔,亘古未闻,理当禁毁。”
“编撰要典诸臣,尽是佞幸小人。”
这一杆子打翻的可不是一个人,杨景辰、孟绍虞、曾楚卿等都是副总裁官。甚至连陈仁锡也名列其中,担任过一段时间纂修官。
朱由检当时对《三朝要典》模糊化处理,就是为了保下这些人。
没想到今日又被倪元璐提起,追究他们的责任。
对此,朱由检是很生气的,因为他不愿朝堂上党争再起。
但是很多东林党人却很高兴,他们觉得看到了彻底掀翻阉党的机会。
今科杨景辰主持会试,说明皇帝已把他当做次辅看待。
如果不出意外,接替韩爌成为首辅的,大概率就是此人。
东林党人是不愿看到这个局面的,他们更想要斥退一切佞幸小人。
倪元璐此番在经筵上的抨击,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太学司业林焊等人纷纷附和,认为应该严查《三朝要典》。
朝堂上的大臣知道皇帝压制党争的意图,而且知道当今皇帝的手段。他们一时间没有附和,但是也观察着皇帝——
如果皇帝在这件事上显露弱势,他们不介意清除阉党,让朝堂上空出更多的官位。
朱由检此时只能庆幸,这些人是在经筵上发难,而且极为突然。
若是在朝堂上,有科道官员和倾向东林的中层官员附和,远比现在麻烦。
此时,看着这些臣子,朱由检紧盯林焊,问他道:
“听说陆万龄在太学的上疏,把魏忠贤编撰《三朝要典》,称为‘厂臣之笔削春秋’。”
“这个说法是缘何而来?”
林焊极为愤怒,觉得这是太学的耻辱,愤然道:
“此等谄附拥戴之徒,侮圣媚奸,名教罪魁。”
“已被列为逆案三等,判斩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