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的新计划,张元林喊出了一个十分合理且有效的口号:劳逸结合。
自从第一批参与活动的老百姓有了极好的反馈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进来。
最开始是轧钢厂和纺织厂的工人们,然后是部分工厂领导,再后来是周边的住户们,很快各个活动场地都爆满,变得人满为患。
紧跟着就是全家出动,老人孩子也过来凑热闹,仅仅是半个月的时间,张元林组办的各项活动成了老少皆宜的休闲聚集地,经常去晚了都没位置。
如此火热空前的情况引起了上头的注意,又考虑到张元林之前立下的种种功劳,也终于是决定重新考虑一下张元林的提议,准备大力支持一下。
于是乎,张元林其余的计划也跟着提上日程,可以捣鼓的新花样有很多,就怕没有足够的场地来实施,现在有了组织上的领导大力支持,自然是可以放手去干了。
而且张元林还为某种活动颁布了一系列的竞赛规则,就是比谁在某个领域更厉害,伴随着的还有各种奖励。
毫无疑问,这激起了绝大部分人的好胜心,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家愿意呆在活动场地的时间变得更久了。
这个结果令张元林十分满意,但还不够,要想办法继续延长大家活跃的时间,并且努力涵盖更多人。
随后在保证生产力不减的情况下,张元林和秦淮茹以及一众领导开始集中开会讨论更新赛制,奖惩制度等问题。
毕竟时代不同,人文环境也不一样,新奇的点子在这里或许有奇效,但相关的制度还是得更改一下才能更好的让当代老百姓们接受。
几天后,新的问题来了。
在一次例行的早会上,有部分领导反馈了某些工人因为沉迷于张元林设计的新赛制导致夜不归宿,从而间接的影响到了白天上班时的工作效率。
针对这个问题,张元林表面上说会重视处理,但实际上心里早有预料。
有合理的赛制,又有可观的奖励制度,说的直白些这玩意儿和那些层层递进,慢慢升级的游戏有什么区别,而且游戏不一定有收益反馈,可张元林设计的各项活动是可以赚到现金和实物的。
所以,难免会有不够自律的人深陷其中,毕竟拿到靠前的名次得到的东西还不少。
算算时间,也就个把月了,张元林要的就是所有人都把心思放在活动上,只要顺利度过灾害,后面的事儿张元林就无所谓了。
因为没有有效的抑制和打压,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其中,也得亏是张元林早期做的工厂改革起了成效,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否则各单位根本兜不住各种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活动得到的奖励归为个人所有,可是上班无法集中注意力干活,吃亏的是工厂,所以最先引起不满的是各单位的管理者,其次就是上头的领导。
当时支持张元林搞活动的本意确实是为了老百姓们的丰富生活着想,可事到如今发现有人受到活动的影响,从而耽搁了生产,那肯定是不行的。
为此还专门单独约谈了张元林几次,为了计划能顺利进行,张元林明面上毫不含糊的答应整改,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直观有效的行动。
慢慢的,上头领导开始怀疑张元林是否能正常管控现有的活动和参与人员了。
因为在约谈过后,相关的情况不仅没有改善,张元林甚至变本加厉的增加活动奖励。
这就导致上头的人越来越多,即便工厂制度已经改革的很完美了,原本提上去的生产效率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渐渐的,上面领导对张元林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可作为当事人的张元林却好像不知道这一回事儿。
这天下了班回到家,秦淮茹一脸严肃的将张元林喊到了房间里。
“老公,现在的情况有点不太对劲了,咱们是不是应该降低一下活动的奖励啊,或者把难度要求调高一些,不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人熬夜折腾,用外面的话来说,都有点玩物丧志了!”
张元林听后微微一笑,说道:
“什么叫外面在说啊,分明是上面的领导做此评价,倘若真的是问老百姓们有何感想,他们只会夸我张某人干的漂亮!”
面对张元林的回答,秦淮茹不由的瞪大眼睛,表情惊愕的说道:
“啊?老公你都知道啊,我还以为你不晓得这回事儿呢!”
张元林摆了摆手,说道: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都约谈我好几次了,只是一直没跟你说。”
秦淮茹听后脸上的担忧更加明显,紧张的她抓住张元林的手,说道:
“老公,要不咱们先停一停吧,把规矩重新制定一下。”
张元林反手握住秦淮茹,笑着说道:
“怎么,你不相信我?”
秦淮茹的头顿时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回答道:
“哪有的事儿,就算所有人都不信你,我也肯定会站在你这一边啊!”
张元林轻轻拍打着秦淮茹的手背,说道:
“所以嘛,你听我的,没事儿!”
见秦淮茹欲言又止,张元林接着说道:
“对了,正好我也有事情要跟你商量,就算你不拉我进屋,我也要把你喊进来的。”
秦淮茹愣了一下,问道:
“难道还有什么事是比你被领导约谈更重要的吗?”
张元林点了点头,一脸认真的说道:
“当然了,我觉得咱们那个老宅子年久失修,加上咱们又不是天天住那儿,总感觉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我准备抽时间带人把那宅子修整一遍,至少要排除安全隐患,加固一下。”
秦淮茹懵了,呆愣的看了张元林好一会儿,随后缓缓冒出一个字。
“啊?”
面对秦淮茹的疑惑,张元林没有解释太多,总不能跟她讲要地震了,这些都是必须做的事情。
之后张元林说干就干,立马找来靠谱的伙计和手艺精湛的工匠,对父母留下来的那个大院子进行全方面的修缮工作。
张元林不差钱也不差技术好的人,毕竟现在的老房子将来都能升值,养护的越好估价就越高,所以现在得舍得付出,等到了以后可不敢再随便乱捣鼓了,那叫破坏文物!
时间又过去了个把礼拜,在张元林的催促和监工之下,父母留下的宅院已经修复完成,相信可以顺利安全的躲过地震灾害的破坏。
张元林仍旧没有管各项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大工厂的生产效率跟着一步步的降低,但不管怎么说,远比改革之前要高。
可是管理者们对此并不满意,毕竟没人愿意看到自家单位的生产效率退步。
于是各级单位的一把手们集中起来开了个会议,张元林和秦淮茹也在其中。
说是开会,可针对的都是张元林,颇有一种开批斗大会的样子。
也就是张元林背后支持的领导众多,否则张元林在这种局面下很难下得了台。
不过碍于重重压力,张元林这次是真不能拖了,必须拿点行动出来才能服众。
但是张元林表面看起来并不担心,熟悉他的人就会发现,他和以前一样充满了自信,似乎到了这个时候,一切仍旧在他的掌握之中。
除了修缮父母留下的大院子外,张元林还自己动手把当前的住所加固了一下,以防不测。
几天后的夜里,约莫凌晨两三点钟的样子,突然间地动山摇,整个四九城都受到了波及,震感明显。
大院里的住户们第一时间醒来,一个个的慌不择路的往屋外跑,有的人甚至衣服都没来得及穿。
好在这是四合院,不是高楼,几步路也就跑出来了,所幸整个大院都无人受伤,包括那些上了年纪,行动缓慢的老人。
众人逃出房间后,一起来到中院汇合,这里的空地最大,聚集的人也最多。
大家一见面就七嘴八舌的聊了起来,在发现相安无事后,这才想起来还有人未能归家。
“赶紧看看各家还有几个人没回来的,这地震之后怕是还会有余震,得赶紧去找一找啊!”
这个时候,张元林走了出来,大声说道:
“都别急,各项活动的场地都处于开阔空旷的地带,而且都是新造的房子,按理说是比我们要安全的,反倒是你们出去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路边的建筑。”
“剩下的人就先在院子里头歇一会儿吧,等人都找回来了,余震躲过去了,大家再一起商量着进屋把一些生活必需品拿出来,然后一起在院子搭地震棚救急,暂时就不要回屋了。”
住户们听后纷纷点头,先把家里年纪大的人安顿好,接着各家派了个代表出去找人。
每家的谁喜欢在哪里呆着,肯定家里人最清楚,所以这件事情张元林帮不上忙,只能交代他们出门万事小心。
张元林也没闲着,把一家人都安顿好后,便独自出门去了。
约莫两个小时后,大院里出去的人陆陆续续归来,就像张元林说的那样,所有人都平安无事。
这期间又余震了几次,好在动静不是很大,而且大家都来到了院子里,并没有遭遇任何的危险。
再往后,张元林跟着最后一批人回来了,每个人的手里都提着大量的生活物资,吃穿用的全都有。
看到这一幕,大院住户们纷纷聚集上前,大家脸上带着好奇的神色,但更多的是眼馋和羡慕。
很显然,这些人以为带回来的生活物资都是属于张元林的私人物品,加上张元林是领导,可没人敢动歪脑筋。
但很快张元林就指挥着身后的人把所有的物资全部集中在了中院,并要求各家派一名代表过来。
如此行为引起了住户们的不解,但还是乖乖照做了。
见人到齐,张元林先是大声询问道:
“所有人挨个报数,家里有几口人,目前集合了几人,然后老人多少,大人多少,孩子多少,我这里会按照各家情况发放物资!”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啊,面对自然灾害,正是需要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度过难关的时候,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搞小动作,谎报情况谋取私利,一旦被我发现,那就不好意思了,不管我后面弄来的资源有多少,犯规的家庭便没有资格再被分配!”
听完张元林的话,前来参会和围观的住户们纷纷举手叫好,他们对张元林带来这么多生活物资感到惊喜,同时也对张元林立下的规矩双手支持。
很快,所有人都如实告知了自家的情况,张元林也按照承诺对他们进行了资源分配,至于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住户,张元林果断选择了无视。
这年头谁家还没点余粮啊,只是差不多的米缸,同样的量够一个人吃一段时间,却架不住一家子几口人消耗。
张元林很清楚这个年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也知道哪些人需要帮助,哪些人可以自给自足。
搞定了物资问题,接下来就是搭地震棚的事情了。
因为先辈们都经历过地震的可怕,所以各家都存有大量的木头防患于未然,而现在,正是到了用这些木头的时候。
吃穿用有了保障,接下来就是解决住的问题。
在张元林的带领下,大家众志成城,很快就在前中后三院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个用于躲灾的地震棚。
当然了,这些地震棚的质量到底如何取决于各家的材料有多少。
只要材料充足,那就不存在弱不经风一说,即便是再有地震来也绝对扛得住。
可如果是材料紧缺,自然造出来的地震棚也是充满安全隐患的。
把大院里的情况稳住后,张元林就出门去了,先去前后左右的院子帮忙,接着又去街道办事处报道,主动找事儿做。
见张元林到来,早已忙到焦头烂额的王主任十分高兴,上前抓着张元林的手,心情激动的说道:
“哎呀,张厂长你能在这个时候过来支援,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啊!”
“这次的天灾来的太突然,我们根本就没有充分的准备,目前人手不够,生活物资也紧缺,你脑子一向很好使,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说话间,王主任的内心无比感慨,当年一口一个小张的喊着,却没想到如今成了轧钢厂的一把手,论权力和社会地位,可比他这个做了多年的街道办事处主任高多了。
张元林微微一笑,说道:
“王主任,咱们作为领导,这些事情都是应该做的,废话不多说了,时间紧迫,现在就要行动起来,路上我想了几个主意,您听完了分析一下哪些好用。”
“还有啊,生活物资您不用担心,我举办活动的那些场地都有存放奖励的仓库,里面的吃穿用品可以拿出来分发给有需要的人。”
王主任听后不由的瞪大眼睛,忍不住惊呼起来。
“哎哟,这可太好了!地震之后最让老百姓们担心的就是吃饭问题,只要这事儿能解决,其他的都好说!”
之后张元林不负众望,还真的从各个活动地点收集来了大量的物资,并全权交给街道办事处去分配。
毕竟街道上的事儿张元林不了解,就没必要凑热闹了,一旦表现的不够公平,反而会引起部分小心眼的人记恨,搞不好还会让升米恩,斗米仇的典故具象化。
在这期间,大院里也发生了一些令人议论纷纷的事情,其中热度最高的无疑是阎家兄妹的公然叫骂。
为了能让自己居住的地震棚更加坚固,阎家老大阎解成把家里的木头全都用上了,结果阎家老二老三老四跑来指责阎解成太自私,连带把他们的那一份全都用光。
之后更是要强行动手,把阎家老大的地震棚给拆了,即便是阎埠贵亲自劝阻都没有用,差点当众被孩子们揍。
事情闹的很大,也引来了很多外人围观看热闹,可自始至终都没人出面阻止,仅有的好心人也只是迅速赶到街道办事处汇报情况。
王主任得知此事表现的很苦恼,毕竟街道办事处的人手为了赈灾已经非常紧张了,哪里还有闲工夫管别人的家事。
可放任不管又不行,听来人的阐述,那一家人已经吵出了真火,再继续下去怕是要下死手。
本来地震都还好好的一家人,如果因为这些琐碎的事情闹出人命,那是真的不好向上交代了。
想到这里,王主任只得点头说道:
“行,我知道了,你先回去让他们都住手,我这里吩咐一下事情马上就去!”
就在这时,张元林恰好从外面回来,得知是自家院子出了事情,当即自告奋勇的说道:
“王主任,这事儿就交给我来办吧,同一个大院的人我比你们都要熟悉,我有办法一次性彻底解决!”
听到张元林的声音,王主任宛如见到救星一般,差点兴奋的跳起来。
“嘿哟!您来正好啊张厂长,只要能保证不闹出人命,不弄伤人,那就是帮了我天大的忙!”
张元林点点头,说道:
“王主任放心,我心里有数!”
随后张元林迅速跟着来人回到大院,见到了已经是剑拔弩张,眼看着就要动手的阎家兄妹们。